维生素、伟哥和DDT杀虫剂都是诺贝尔奖发明,看似“高冷”的诺奖,其实离我们生活并不远

2018-10-01信息快讯网

维生素、伟哥和DDT杀虫剂都是诺贝尔奖发明,看似“高冷”的诺奖,其实离我们生活并不远-信息快讯网

今天起,2018诺贝尔奖揭晓仪式陆续进行。然而,这个一年一度听起来“高大上”的全球科学盛宴似乎离我们的真实生活遥不可及。

“摘取诺贝尔奖的任何科学发现都不应束之高阁,而应普惠大众”——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路易斯-J-伊格纳罗曾这样说道。的确,很多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品其实都来自于诺贝尔获奖者的发明,它们都藏在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回顾下那些影响过我们生活的诺贝尔奖生理与医学奖。

维生素、伟哥和DDT杀虫剂都是诺贝尔奖发明,看似“高冷”的诺奖,其实离我们生活并不远-信息快讯网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与胃炎】

200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鲁宾·华伦和巴力·马歇尔,发现了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及其与胃炎的关系。这项研究比起水通道蛋白、干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前沿研究,确实很冷门,但该研究成果对全人类意义重大。

幽门螺杆菌感染范围极广,可诱发胃部,十二指肠部发炎溃疡,甚至诱发胃癌。长期的溃疡,会导致癌症,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胃幽门螺杆菌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质,也是第一个被确认可对人类致癌的原核生物。

维生素、伟哥和DDT杀虫剂都是诺贝尔奖发明,看似“高冷”的诺奖,其实离我们生活并不远-信息快讯网

有研究表明,持续携带幽门螺杆菌的患者获胃癌的相对风险增加是65%,就绝对风险而言,其从1.1%提高到1.7%。针对幽门螺杆菌,医学界开展了“三联疗法”彻底消灭油门螺杆菌。

如今在医院可以发现,胃肠内科病人主诉胃疼,反酸。内镜检查以及后续的C14吹气检查,大多数锁定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发溃疡。用含抗生素的标准疗法能彻底对幽门螺杆菌诱发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进行根治。而在此之前,大家对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机理存在大量谬误,以至于难以治愈。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也是颇有波折,巴力·马歇尔的导师质疑他关于幽门螺杆菌的理论,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他喝下含有幽门螺杆菌的溶液,结果造成严重的胃溃疡,所幸之后又成功治愈。

【与乳制品相关的冷门诺贝尔奖研究】

都说奶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和血。那么问题就来了,有草的时候牛可以吃草,冬天没草的时候怎么办?

过去,人们在冬天可以给牛饲喂秸秆这些农副产品,但此类粗饲料的能值和营养成分远低于牧草,这势必影响冬季奶牛的泌乳性能。奶牛冬天吃的不好挤不出奶,以乳制品为食的人就要饿肚子。那该怎么办呢?

维生素、伟哥和DDT杀虫剂都是诺贝尔奖发明,看似“高冷”的诺奖,其实离我们生活并不远-信息快讯网

这个问题在困扰了欧洲奶农几个世纪后,终于得到了解决,并为农业科学研究带来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诺贝尔奖。

这个牛人就是芬兰科学家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Artturi Ilmari Virtanen,1895-1973)。维尔塔宁出身于一个奶农世家,对于冬季奶牛优质粗饲料短缺这一现实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解决办法很巧妙,非常类似于我们东北冬季腌的酸菜。简而言之,就是在夏秋季收割新鲜牧草或者全株农作物,添加乳酸菌后压实密封。由于内部缺乏氧气,乳酸菌开始厌氧发酵分解糖类,并分泌乳酸使得饲料呈弱酸性(pH 3.5-4.2),从而有效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最后,乳酸菌也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抑制,发酵过程停止,饲料进入稳定储藏。

维生素、伟哥和DDT杀虫剂都是诺贝尔奖发明,看似“高冷”的诺奖,其实离我们生活并不远-信息快讯网

基于此原理,后来他还开发出了配合使用的复合酸制剂(早期配方:盐酸 + 硫酸 --> 改良配方:甲酸 + 甲酸铵),显著提高了发酵过程中对于有害杂菌的抑制效果。

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粗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损失并不大,而产生的乳酸却可提高粗饲料的适口性,促进奶牛采食。

这就是青贮饲料的制备方法,此法既可防止优质粗饲料腐烂而又不影响其使用和营养价值,解决了冬季优质家畜粗饲料短缺的问题,并已成功推广到全世界各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维尔塔宁本人也因此荣获 1945 年诺贝尔化学奖。

你看,发明给动物吃的酸菜也能得诺贝尔奖!有时,一个小小的改变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维尔塔宁这个名字可能不是很容易记住,但当寒冬来临,你手捧一杯温热的牛奶,或者品尝美味的芝士蛋糕时,他的工作就在影响着你的生活。

【DDT杀虫剂】

维生素、伟哥和DDT杀虫剂都是诺贝尔奖发明,看似“高冷”的诺奖,其实离我们生活并不远-信息快讯网


随着粮食的增产,害虫的增多不仅影响了农业,还传播如疟疾伤寒等疾病。瑞士科学家米勒发现了可以将小虫赶尽杀绝的DDT,大量应用于防止虫害。1948年,米勒因合成高效有机杀虫剂DDT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但是从70年代后,DDT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虽然DDT后来被证实对人类也有害,但它曾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短暂的无害虫世界,目前还没有找到既经济对环境危害又小的杀虫剂来代替DDT。

【青霉素的发现】

维生素、伟哥和DDT杀虫剂都是诺贝尔奖发明,看似“高冷”的诺奖,其实离我们生活并不远-信息快讯网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1928年,弗莱明外出度假时,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这件事给忘了,3周后当他回去时,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弗莱明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1945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弗洛里、钱恩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使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从此出现了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新时代。

【维生素与“伟哥”】

“杀菌止痒治脚气,要快就用某某膏”,我们在电视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广告。维生素B1缺乏时,可引起多种神经炎症,如脚气病菌。18至19世纪,脚气病在东南亚一带广为流先,当时每年约有几十万人死于脚气病。

1929年,荷兰科学家艾克曼因发现防治脚气病的维生素B1、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因发现促进生命生长的维生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决了许多患者的燃眉之急。

此外,还有很多药物根据相关理论的发展而来的,比如有着点燃男性激情之称的“伟哥”——它是由美国根据一氧化氮能扩张血管的理论研制而成的。1998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F-弗奇戈特、路易斯-J-伊格纳罗和弗里德-穆拉德因发现硝酸甘油及其他有机硝酸酯可释放一氧化氮气,获得生理或医学奖。

时间的尘埃也无法掩盖他们的光芒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很多。

维生素、伟哥和DDT杀虫剂都是诺贝尔奖发明,看似“高冷”的诺奖,其实离我们生活并不远-信息快讯网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RNA干扰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维生素、伟哥和DDT杀虫剂都是诺贝尔奖发明,看似“高冷”的诺奖,其实离我们生活并不远-信息快讯网

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特。他们发现了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开辟了途径。

2000年,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他们在研究脑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

……

其实,诺贝尔奖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改变生活,正是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发明创造,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今天,我们在享受更高效的医疗条件、品质更高的社会生活时,也不能忘了要向那些在人类知识前滩默默开垦的科学家们致敬!

作者:金婉霞 张鹏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张鹏

来源:综合自网络

独家专访 | 2017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巴里·巴里什:科学研究不是为了发论文
文汇时评 | 今天,一轮皓月为“我们的节日”代言
10小时狂欢不间断,让剧场无缝衔接艺术与生活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光纤之父”高锟在香港去世,享年84岁
要成为作家而不仅仅是“青年作家”,全国青创会召唤优秀书写者扎实深入生活
诗意栖居与“生活美学”的出场
习近平带着我们“马上就办”(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之六·福建福州篇)
在中国生活的“歪果仁”是怎么过中秋的?
总书记要我们对标焦裕禄(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之七·河南兰考篇)
明确源头减量措施,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入一审程序
六辆燃料电池“大黄车”公交驶上上海马路,以后我们就能坐着“氢气”出发啦
这就是我们印象中的东北!
诺奖季来啦!2018年诺贝尔奖明起揭晓,今年不颁文学奖,这里有具体的“排片表”
2018诺贝尔奖花落谁家?一大波预测先来热个身,谜底今晚起陆续揭晓
有人研究45年来诺贝尔获得者的传记,发现了这八条家庭教育的成功秘诀
印尼强震引发海啸遇难人数升至1200人,或将继续上升
今天清晨,中国最“燃”的地方是这里!祖国,我爱你!
习声回响|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果蝇先后5次助10位科学家捧得诺贝尔奖,成为实验室里当之无愧的“皇后”
诺奖快讯|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美日科学家摘得,两人被誉为“免疫疗法先驱”
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ames Allison和Tasuku Honjo的获奖故事
与诺贝尔医学奖的一段缘分
我们的家风 | 一家三代16人做老师,上海奉贤的这个“教师之家”生动诠释了“平凡之中见伟大”
“转型升级 我们蛮拼的”(中国有我)
诺奖太高深?你敢说没看过电视、不用LED灯?其实你家就有一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
免疫治疗得诺贝尔奖了,人类可以一劳永逸地攻克癌症了?你想多了……
我们的家风 | 虽未生育子女,却将学生当作生命的延续,这对科学伉俪一直牢记父母的叮嘱“为国家做好工作就是最大的孝顺”
这是我们的深情告白——“我爱你中国”点亮祖国夜空
美好生活 全民共享(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数说)
中国以什么来追赶日本拿诺贝尔奖的速度?复旦教授:先从学外语的方式改起,“花架子”不顶用!
中国之美 | 你的小生活,都是值得记录的大事件
聚焦长假文化生活 | 七天长假,沪上百余艺术展吸引八方观众
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怎样的家庭?他们的家庭教育到底有什么隐秘的共同点?
推进“留改拆”,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 “七十二家房客”过上老房里的新生活
经济学奖给了两位“入世”的学者,你能看懂诺贝尔奖的“良苦用心”吗?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