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风|昔日影视界武打明星,转投公安教育成明星教师,还有一个上北大的儿子!李志萍:“人生不怕起点低,只要你肯努力”
李志萍,是上海公安学院高级教官、副教授。在这所公安干警的摇篮,他是一位专门给学生上武力使用、战术和指挥课程的教师。
教公安干警如何使用武力,这位老师必然是刚猛粗狂的硬汉吧?当李志萍出现在记者面前时,还真让人有种“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感叹。他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说着一口吴侬软语,举止谦和、彬彬有礼,十分儒雅……
执着公安教育26年,李志萍的身上有很多“光环”,也有很多“故事”。他是国家“万人计划”获得者、全国公安教育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警察指挥和战术)带头人,也是武术散打国家级裁判。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精通武术、散打、截拳道、跆拳道、拳击的他,还曾是多部影视动作片的导演、演员和特技人……
在学校,李志萍传奇的经历,是很多师生们的谈资。而在李志萍心目中,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人是父亲。在李家人心里,爱国不需要理由;“家国”两字,有千斤重!
在上海公安学院,李志萍是一位深受学生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明星教师”。他既能给民警上武力使用课程,给指挥专业学员上人群管控和人质危机处置课程,又能给高级警官和外警培训学员上应急警务实战指挥课程。他还曾到海外支教,代表中国警方参加过中欧警务高层论坛……
出生在上海的李志萍,儿时在“老南市”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当时,上海很多家庭的住房都十分逼仄。李志萍家亦不例外,一家6口人,挤在20来平方的房子里。
“我六岁时体弱多病,被父亲送去习武。他对我说,要学一门手艺,做一个有本事的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幸运的是,李志萍有机会投入一代武术家胡汉平门下,加上自己的刻苦,很快就在武术界展露头角。
▲少时的李志萍在武术家胡汉平的指导下学艺。
▲得到名家指点,外加自己的勤学苦练,李志萍习得了一身好武艺。
1984年,李志萍在高考前填了三个专业志愿。“一个是师范专业、一个是公安专业,另一个是服装设计专业。”他回忆,当时填服装设计专业是为了满足自己绘画的特长,“有点奢侈”,报考师范和公安两个批前专业,主要出于给家里“减负”的考虑:不仅学费全免,还有补贴。
通过高考被上海公安专科学校(上海公安学院前身)首届刑侦专业录取后,除了上课,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是在图书馆和训练馆度过的。
“进了公安院校,我自然就想成为一名除暴安良的刑警。” 不过,人生的际遇中,很多“神奇”最初是从意外事件开始的。临近大学毕业时,放弃留校机会、一心做着“刑警梦”的李志萍,后来被分配到了一个基层派出所工作。
“虽然心里有落差,但我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先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那时,李志萍在工作之余,常到上海市武术散打队参加训练,或到艺校学习或参加话剧排演,机缘巧合下,竟然闯入了影视圈。
1988年,《上海画报》《报》《新民晚报》等沪上媒体都曾刊登过专访,报道的就是李志萍当时和朋友、兄长一起创建的中国首支影视特技队。
24岁时,李志萍就担任了当时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动作片《中华警花》的武术指导,还在片中饰演了反2号“光头李强”。
▲李志萍曾在影片《中华警花》中饰演“光头李强”。
这部片子杀青后,他在另一部影片《少林英雄》中饰演了一个角色。
▲在影片《少林英雄》中,李志萍饰演正3号方世玉师兄骆成。
▲在影视界,胡慧中、王力宏、吴倩莲、吴大维等不少明星都受过李志萍的指导。右边这位大明星,就是王力宏。
就在演艺生涯蒸蒸日上时,上海市公安局预审处的“商调函”来了,这让他犯了难:到底是继续从影,还是回去当刑警?
李志萍实在难以抉择,不得不去问父亲的意见。“当时,记得父亲就跟我说了一句话:想想你最初的志向,你报考上海公安专科学校,是想干啥。”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叫“初心”。李志萍听从内心的召唤,割舍了明星梦,到市公安局当了刑警。
1992年,在大学毕业、当了足足六年一线警员后,又一个机会摆在了李志萍面前:母校面向全局招聘师资。当昔日恩师将消息告诉李志萍,并希望他回校应聘时,李志萍又犹豫了。“我离开学校好几年,学历不高,上下班路程远,到大学当老师,真的妥当吗?”犹豫不决的李志萍再次回家征求父母意见,父亲斩钉截铁:“站得高,看得远!”
不过,接过学校聘书后,李志萍迎来了人生中最辛苦的几年。他一边带学生训练,一边带运动队参加比赛,一边还忙着给自己充电,读了“专升本”。
▲李志萍回到上海公安专科学校(上海公安学院前身),重拾求学和教学之路。
“天道酬勤,这是父亲告诉我的,也是我父母自己的切身经历,对我的教育极其深刻。”李志萍告诉记者,1937年日军轰炸上海,李家的老宅一夜被炸毁,李志萍的父亲不得不一路乞讨、流浪。解放后,他的父亲最初从上海一家机械厂的一线工人开始,最后成为总工程师,而母亲从最初来上海替人照顾孩子,最后成为学校的干部。
“我父母的起点都不高,但靠着持续学习,人生都渐入佳境。”李志萍记得,年幼时,家中条件虽然艰苦,但父亲总会在家里放很多书。“父亲从不跟我说‘你要好好学习’,但却言传身教、创造了很好的环境,让我知道读书的重要。”
成为大学老师后,李志萍从最初教学生擒拿格斗,带学生参加武术散打(行业类)全国比赛、创下历史最佳,到后来成为战术教师、指挥专业带头人,他职业生涯上的每一次华丽转身,都离不开学习。
“正是因为我当过民警,对一线的情况比较了解。要适应社会发展,改变当时警队天天有牺牲、时时有伤亡的状况,学校必须要开发警务战术等新型课程,提高民警的应急警务指挥处置能力。”自我加压纵然辛苦,尤其是从熟悉的武力使用领域向警务战术和指挥领域迈进,每开拓一个新方向,对李志萍来说意味着“从头开始”,但他却选择向前看、不回头。
“能有多一技傍身,就能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多做一点事情,平时辛苦一点算什么呢。”李志萍说,或许是家庭经历的缘故,对李家人来说,爱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没有大家,哪有小家。”
能文能武,是李志萍区别于学校里很多“硬汉”教师的一面。他不仅能说、能打,还能写,主编过多本优秀教材,其中,有他主编的《警察查缉》《人群管理和控制战术》等,都是警方开先河之作。
▲图为李志萍上课时给学生们做示范。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为何李志萍似乎比别人有更多的时间,能同时完成这么多事情?在妻子和儿子这里,我们能看到这位公安名师的“另一面”。
“坦率说,儿子读书的事情,我很少操心,主要是太太管。”在李志萍心里,这些年最感愧疚的就是对家里人付出不够,尤其是对太太。原来,李志萍和太太曾经是市公安局预审处的同事。他的太太曾是一名出色的预审员、重案民警,本有不亚于李志萍的事业前景。但由于婚后李志萍工作太忙,太太只能将重心偏向家庭,放弃了不少更好的发展机会。
虽然无暇管教孩子,但是李家人信奉“天道酬勤”的家风却在李志萍身上沿袭了下来。“我们家不管住房多困难,都会留下放书柜书桌的地方。每天我不管回家多晚,总要在书桌前坐上大半个小时。”身教胜过言传,李志萍多年来保持的读书习惯,似乎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榜样。
说到李志萍,最让学生们佩服的是:眼前这位很少着家的教师,居然培养了一个读北大的儿子。
▲图为李志萍父子在北京大学校门口合影。
说到孩子,李志萍一脸骄傲。“坦白讲,儿子读书,我只把大方向。从小学三年级考了年级第一名之后,他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被同学戏称为外星人。”除了从小是“学霸”,李志萍的儿子还是健身达人,坚持天天锻炼。17岁时,他就见义勇为,将一名因扒窃行为被制止而恼羞动粗的小偷打倒在地。
“我儿子18岁生日当天,拿到了北京大学的提前录取通知书。”而比起这份荣耀,让李家人更难忘的是2016年2月3日。这一天,儿子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而巧合的是,还有一份重要的通知书也来了。“那是我的录取通知书。”李志萍觉得,当老子的不能输给儿子,只要肯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晚!
如今,李志萍又多了一个身份: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在读研究生。
作者:樊丽萍 供图:李志萍 汪君
编辑:樊丽萍 沈湫莎
责任编辑:许琦敏 唐闻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