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风景线 | 让孩子轻轻呼吸,而不要频频举手
专家呼吁儿童文学课堂应保留文学的纯粹性
让孩子轻轻呼吸,而不要频频举手
对孩子而言,童书往往是他们与世界沟通的最初媒介,是感悟语言魅力的最初文本。早期的阅读往往奠定了儿童一生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理念,正如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所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东西。”随着对儿童教育与阅读的日益重视,童书市场如火如荼,其中儿童文学占据了“半壁江山”。但热闹纷繁的背后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等问题,甚至一些“大家”写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也遭受了“人物性格卡通化、故事结构图像化”“道德说教过浓”“真实与虚构界限不明”等诟病。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儿童文学”热潮中,家长和老师一时无所适从。
儿童文学的独特价值是什么?儿童文学如何做到趣味性与思想性、教育性与文学性并重?如何构建好的“儿童文学”课堂?近日,由新教育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和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CBY)联合主办的“2018领读者大会暨CBBY阅读年会”上,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教育研究者、儿童读物从业人士进行了讨论。
“儿童文学是儿童精神生命的母体”
儿童文学构建了儿童精神世界的最早轮廓,有着贯穿一生的塑造力;同时它描摩的是有着独立性的童年时期,保留着诚实、纯真、探索、想象等品质,反射与世界最初相遇时的自己。民进中央副主席、全民阅读形象大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认为,儿童文学是儿童精神生命的母体:“儿童文学就像是清晨的第一滴露珠,描绘的生活正是人生最纯净的那一刻。好的儿童文学本身就是文学巨著。它从儿童的视角与世界对话,不仅会成为一个孩子生命中的底色,也会鼓励一个成年人去重新厘清和追寻人生的价值、意义。”
正是由于儿童文学持续终生的影响,确立好的儿童文学标准便成了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学谦长期从事童书读物出版工作,他发现,如今儿童文学市场存在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等现象,或者滑向低龄、刻奇,沦为纯粹的娱乐消遣,失去可供反躬的思想性与文学性。
李学谦认为,好的儿童文学作品,除了提供娱乐外,还应具备“认识、审美、教育等功能,让孩子读后有一些感动和思考”。此外,好的儿童文学还应接地气,给予现实更多观照:“现实主义传统在最近十多年的儿童文学创作、出版中似乎受到了轻慢。但其实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宝葫芦的秘密》《小布头奇遇记》等无不根植于特定年代儿童的现实生活,如今我们处在社会转型中,遭遇了诸如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入学等不曾遇到过的问题,期待儿童文学创作者们能关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儿童的独特经历。”李学谦还提出,儿童文学应该更具童心,摒弃“成人本位”、“教育者本位”的视角和概念化的写作,防止以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看儿童,而是集中展示儿童的群体意识、审美情趣和权利诉求。
摒弃分析和肢解式教学
儿童文学除了是儿童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作品也已进入课堂,成为课内阅读的篇目。然而,著名阅读推广人、江苏省特级教师丁筱青发现,如今儿童文学课堂却存在“工具化”的倾向,侧重灌输字词知识与道德说教,忽略艺术审美与人文启发。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阅读推广奠基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在发表《文学课堂的宁静》的演讲时,也呼吁儿童文学课堂和语文阅读教学的去功利化,保留文学课堂的纯粹性和文学化。他认为文学的课堂需要安静,唯有安静,诗意才能荡漾;让孩子们学会聆听,让孩子们学会在文学的阅读当中轻轻地呼吸,而不要频频举手。在谈到如何把文学带进课堂中的问题时,梅子涵强调:“文学是为了让人欣赏。文学的课堂应该摒弃那种分析和肢解式的教学,文学是让孩子完整去欣赏的。一个孩子真正地欣赏了,他就能够很自然地、很顺畅地接受文学当中的含义。”(本报北京10月6日专电)
作者:本报驻京见习记者 彭丹
编辑:叶松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