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香了,胡杨黄了,我们在沙漠边缘思念故乡
若不来新疆,还真没在意胡杨黄时,也正是上海的桂花绽放浓香之时。
前阵子去了一趟享有“漂着金子的河”之誉——泽普的金湖杨景区,算是见识了一下胡杨黄。这些陪伴了我们近两年的胡杨林,并非我们来新疆前想象中的奇形怪状、苍劲有力,让人一见就联想到它历经不死、不倒、不杇三千年而肃然起敬,而是纤纤细细,有的才破土而出,有几株稍粗壮点的也让人感觉树叶树枝,甚至树干上粘着厚厚的、抖落不尽的尘埃。这当然也不奇怪,在南疆地区,别说树了,人也是风尘满面,总有一股泥土的芬芳。
▲金湖杨景区一景。
热情的导游米日班姑娘除了努力让自己的普通话我们能听得更明白,就是对景区胡杨林的赞美。她告诉我们,金湖杨的胡杨是“水生”胡杨,更多地方的胡杨是沙漠胡杨。如果把沙漠胡杨比作百岁老人,那这里的胡杨可以说是18岁的青春姑娘了。讲解的时候,米日班总是要抿嘴低笑,她还告诉大家,她毕业于新疆大学,米日班在维吾尔语里是心地善良的意思。
▲已泛黄的胡杨叶。
那阵子还不是观赏胡杨黄的最佳时候,但作为初次见到如此美景,我已经蛮知足了。一丛丛、一簇簇、一缕缕,有的黄透了,有的还泛着青绿,夹杂着、互衬着,黄中带绿,绿中嵌黄。远远望去正如多彩的少女,婀娜多姿,我甚至认为这就是胡杨黄最好的时候,如果是成片成片黄透了的林子,会不会过于单调而失了美感。过了些日子,朋友发来最新胡杨黄的美照,我才发现自己的错误,那一片片黄透了的胡杨林,是一种压迫式、极具震憾力的美,让人叹为观止。
恰巧公差回上海,于是抽空去了趟家门口的公园。天也下着小雨,公园里却还是这番景色,煅炼的、游玩的,领着孩子、牵着老者,年轻人总爱钻在一把花伞底下,演绎无尽的缠绵;孩童们总是想挣脱大人的牵扶,要冲进绵绵雨中;几位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站在亭台之下,默无声息地眺着远方,眼神若有若无,神情似思未思……
▲飘落满地的金黄桂花。
这时,一阵阵清新的桂花香味伴着洁净的空气随风飘了过来,突然想起,当下正是桂花开得最欢的时节。街道的两旁,缓缓飘落的桂花落在脸上,带着丝丝香味,亲吻着划过脸颊,若无意间摊开手,金色的桂花落在掌心,尤如小精灵一般的花瓣,恰如心脏般的跳动,香味随之在手中弥漫展开。几夜的风雨,打落了一地金黄桂花,在棵棵植株下形成了一片片花海,让人不忍落脚践踏。它的香气着实迷人,走到它的跟前,人们总要驻足片刻,有的细细观瞻花色,有的作深呼吸状品花香。这是南方人熟悉的场景,也是大自然对南方人的特殊眷顾。
不知怎的,又让我起了西域的胡杨,也是在这个万物即将倦怠、秋风力扫人间之时,一东一西两种植物,却似要努力留住人世间的千般美好,肩负着其他物种败落之后的担当。风逾大,天逾冷,花开得越旺,色彩越艳丽。几乎接近一色的金黄,是桂树和胡杨的又一共性,越近深秋,花色更艳,越经风霜,越觉珍贵。
经过努力,金湖杨的胡杨越来越为上海人所熟悉,也有越来越多的上海人来新疆欣赏这里的胡杨了。此刻,在我们已经逐步熟悉的,为胡杨所环抱的沙漠边缘的这方绿洲里,多少人在思念着上海金黄色的桂花。
《“奋楫前行 上海力量——扶贫的故事”主题报道》(32)
2018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为更好地宣传上海市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展示上海助力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成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报社联合主办的“奋楫前行 上海力量——扶贫的故事”主题报道活动日前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讴歌援建奋斗者、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向本市援外干部人才、志愿者以及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社会爱心人士等征集在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的做法、经验、成效、感悟等以及相关图片、音视频材料,全面宣传展示本市助力对口地区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就。即日起,相关内容在“”App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作者:彭军(上海市第九批援疆干部)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叶志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