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二纺机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员综合承包改革”
上世纪八十年代,“二纺机”成为国企改革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该厂大胆解放思想,破除体制机制束缚,在全国第一个实施“全员综合承包改革”,激发企业内在活力,综合效益大幅提高,被誉为 “上海市国营企业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与北京首钢、吉林化工并列为“全国三面红旗”。
组建于1923年的二纺机,曾是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一家大型骨干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内外市场棉纱紧缺,国际上纺机制造业处于萎缩状态,纺织机械十分紧俏,二纺机面临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受制于当时的体制机制,缺少经营自主权,企业必须按照指令性计划生产,职工工资奖金与效益无关,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无从进一步调动与发挥,导致当时企业经营如同“温吞水”,甚至一度面临困难。
为突破发展瓶颈,当时的二纺机领导班子抓住中央提出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机遇,自我加压,不断推进内部改革,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变。1986年底,二纺机率先提出进行全员综合承包改革的设想,随后陆续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支持。1987年 7月15日,当时的上海市纺织局、市财政局与二纺机签订全员承包经营责任制合同,承包期为四年,主要内容为“三保一挂”,即“保上缴利润”“保技术改造”“保资产增值”“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二纺机全员综合承包不是少数人的承包,而是4200名职工的全员承包,这把全体职工的利益同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全员”体现在所有职工都参与综合承包经营,每个人的收入都与企业效益挂钩。时任二纺机下属分厂厂长的陈兴强告诉记者,“多劳多得”原则落实到了每个职工身上,大家忙时会想办法多干,闲时会积极去找活干。当时在二纺机,竞争意识体现于许多细节,比如特意设置两个食堂,通过员工的选择来提高后勤部门的积极性。而在经营过程中,凡是关系到职工利益的重大决策,二纺机都做到了事先听取职工代表的意见,有些重大改革措施还提交职代会几上几下反复讨论修改。
改革推进过程中,二纺机领导班子也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时任厂长黄关从,他勇于突破、勇于担责,多谋善断、大胆改革;另一方面,他以人为本,让职工尽可能充分地分享改革成果,提高企业凝聚力。在采访中,谈到二纺机提炼的改革精神和企业文化,曾任纪委书记的肖卫国和老职工代表任荣兴,同时脱口而出地忆起30年前的那句话: “主动地、不停顿地、锲而不舍地在深化改革中求发展。”
改革中,二纺机不断向管理求效益、向质量求效益、向技术进步求效益,新产品一代接一代,在国内外市场上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1987年到1990年,二纺机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 18.4%,利润年均增长19.9%,上缴利税年均增长23.4%,职工收入也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任荣兴说,当时在二纺机,所有员工都有一份强烈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在厂区里,如果有职工看到地上的垃圾,大多会默默地捡起来。”
回头来看,二纺机在当年持续走在国企改革的前沿,这固然有各级领导部门支持与授权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具有强烈的“敢为天下先”精神,积极争取改革试点,勇于冒风险“吃螃蟹”。
在改革启动后,二纺机又不断地以出色的表现为自己持续赢得进一步改革所需的资源。统计显示,自1988年之后,二纺机获部(市)级以上荣誉38项,到二纺机视察的中央和省部级以上领导有20多批,在全国形成了广泛影响,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张懿
责任编辑:李勤余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