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庄镇康城社区从整修安防设施入手,实打实建起放心家园

2018-10-15信息快讯网

莘庄镇康城社区从整修安防设施入手,实打实建起放心家园-信息快讯网

康城社区发挥社区党员带头引领作用,党员义务在社区巡防。赵立荣摄

马文丽在康城社区住了17年。小区里不管比她老的,还是比她小的,大家都叫她“马阿姨”。马文丽最清楚康城社区的今昔变化。

莘庄镇康城社区位于闵行区和松江区交界处,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居民住宅小区,总面积约208万平方米,总规划户数1.25万户,实际居住人口逾4万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 9000辆,设有 4个居委会。据说,小区建筑采用法式风格,“康城”之名源于法国戛纳。然而,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这里并无丝毫浪漫情怀,只有无尽的烦恼。

莘庄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康城综合整治的重要抓手,做实基本管理单元,建立起“党建引领、政府助推、群众参与”的基层社区治理新体系。在党建引领下,康城人共同努力为康城社区正名,实现了华丽转身。

瘫痪的不只是设施,还有社区治理

大有大的难处。

康城社区开发建设周期长达10年,其间各类问题和矛盾突出。矛盾集中的表现就是治安问题:莘庄镇政府坦言,至2016年,小区技防监控、楼道门禁和消防设施基本瘫痪;另一项统计显示,到2015年,小区建成时投入使用的107个监控探头,坏了90个;根据闵行公安分局掌握的统计数据,康城连续两年都是辖区内“最受小偷欢迎的社区”。

“平均两天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马文丽说,“每天一起床,看到大家聚在一起议论,就知道又有人家被偷了。”如果再加上盗窃自行车、助动车等其他刑事案件,“数字就更难看了”。

治安问题的根源是社区治理的深层问题。据统计,整个康城社区的沉淀维修基金账目数字超过1.3亿元,为什么就不拿出钱来整修监控探头?症结是——业委会瘫痪、物业管理涣散、居民自治内生动力缺失、党建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党建是抓手,党员站出来

偌大一个小区,4万多名居民,到了有事、议事、办事的时候,却都沉默着。如何将社区治理落实到人,挖掘内生动力,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2016年8月,康城社区新一届业委会成立。分析业委会成员构成,可以感知康城社区党委和居委会改变现状的决心:11位公信力高、热爱社区的同志进入业委会,其中有2名党员;业委会成员形成50后、60后、70后的年龄梯队,分别具备政府、高校、企业等职业背景。康城社区党委和居委会会同房管办、社区办,指导新业委会完善议事制度和信息公开,及时发布康城公共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账目、公共区域技防改造方案终于顺利说服业主出资2200万元开展技防改造。

党建是抓手,党员站出来。康城社区继而推动党员认领社区项目,参与社区治理。依托“双报告”“双报到”“红色账户”积分管理制度,164名在职党员进入社区参与活动,认领项目,更有526名党员亮出身份,参与到平安建设、环境提升及楼组自治等社区治理工作中。

党员带头示范首先体现在拆违工作中。党员主动拆违,用实际行动带领群众支持党组织决策。近年来,康城社区累计拆除违建8622平方米,纠正“居改非”240处,整治群租户1974户。同时,社区也被纳入闵行区“美丽家园”建设,政府出资近900万元,形成良性循环。

守护社区就像守护自己的家

康城社区党委和居委会乘势推进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供包括社保、医保、居民身份证办理等在内的35个政务服务事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专业医护人员16名,包括5名全科医生,为居民就近提供基本医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与邻里中心协同推进。

如今,康城社区事务受理站月均受理量达1500人次,社区卫生中心月均问诊量达8000人次。居民频繁使用社区配套服务,对社区的归属感不断增强。他们说,走10分钟到社区餐厅,7元一份的老人餐,两荤一素,都是老上海的味道、家的味道;去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排练自己的节目;还有超过半数的楼组建立了微信群,自主讨论家门口的大小事。

在安全问题上,业委会上心、物业尽责、群众参与。依托区域内的三所学校,社区建立了一支由2000多名学生家长组成的 “平安志愿护校队”,参加护校安园活动。小区居民还自发组建了一支500多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每月由社区民警带队,检查物业企业履职情况。

牢牢守住自己的家门,康桥社区终于成了让居民放心的美好家园。

团队小传

康城社区党委是莘庄镇党委与居民区党组织的“中间层”,既是政府服务管理的平台,也是区域化大党建的平台,还是社区协商共治的平台。他们的做法是,针对居民普遍反映的治安等关键问题,把各级党组织、行政执法力量和公共服务资源联动起来,形成治理合力;把党员群众、业委会成员、物业管理公司等各方统合起来,形成协商共治的治理生态,实打实地替老百姓解决问题。

作者:沈竹士

责任编辑:李勤余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