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进口博览会优化上海营商环境——访普华永道中国上海主管合伙人黄佳
承接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让展商“走进来”,让客商“留下来”,上海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机遇又在哪里?普华永道中国上海主管合伙人黄佳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不同层级的企业对中国市场有不同需求,借力进口博览会,上海要探索更多元化、更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受益。
问:普华永道曾做过有关营商环境的调查报告,从专业角度分析,上海的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如何?优势在哪里?
黄佳:在上海,民企、国企和外资企业的成长性都非常好,这意味着在市场驱动下,上海的营商环境向好,为企业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企业成本增长的压力。上海对中小企业、对创新创业企业的关注在不断提高,从市级层面到区级层面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最重要工作之一。
上海在营商环境方面有两个优势让全世界羡慕。一是整个经济体的丰富度和平衡性,上海有非常优秀的外企,不单单为上海的经济作出贡献,也带来了巨大的人才储备。二是按市场规律办事,我们很少听到上海会出台一些财务性、补贴性政策,更多会从市场化的角度着手优化营商环境。
问: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将带来什么帮助?
黄佳:进口博览会对外释放了一个信号,中国经济从出口拉动型向内需驱动型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需要大量的进口产品和服务。进口博览会提供了一个平台,说明我们希望把这个事情做得更有效率、更有规则感。
对于上海来说,进口博览会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应更多体现在新的领域。我相信一个好的平台能够为不同层级的企业提供更多度身定制的方案,或者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最优化的成本来为企业服务。不同层级的企业对中国市场会有不同需求,上海借力进口博览会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探索更多元化、更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从企业来说,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是365天不间断的,上海可利用包括中介机构服务等在内的各方力量,运用科学技术来促进交易,让进口博览会为企业带来效益提升。从消费端来说,真正取得实惠和好处的应该是广大的企业和消费者,这其中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问:进口博览会结束后,一定会有更多国外企业瞄准中国市场进驻上海,也一定会有更多采购商希望通过“6+365天”平台来对接国外企业。承接溢出效应,上海还有哪些可为之处?
黄佳:承办进口博览会,上海相当于一个“节点”,国外企业希望走进来,中国企业想要承接溢出效应,平台的作用是将各方效益最大化。
这其中有几点值得关注。首先是对中小企业的关注,无论是中小进口企业还是中小采购商,进口博览会能够为他们带来什么;其次,要真正把相应的资源溢出到产业端,让企业能够量化获利;第三,进口博览会上展示的这些商品和服务,实际上会辐射到整个中国市场。如何把进口博览会变成一个由市场消费端能够反射到产品供应端的平台(C2M),促进更多创新模式或产品的产生,这是真正的溢出。从这一点上说,如果进口博览会能够提供一个创新平台,通过进口来倒逼国内企业的创新,通过创新让各个利益相关方获益,这样的资源溢出效应,会是乘数级的。
作者:本报记者徐晶卉
编辑:孙欣祺
来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