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院士集体发声:上海要打造生命科学领域的“AlphaGo”
“推动不同学科,特别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生命科学进一步交叉融合,这是上海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在今天举行的上海生命科学的回顾与展望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这样表示。
当下,信息技术的革新正在推动全球科研发展,生命科学如何结合大数据提高研发效率和水平也成为学界思考的热点问题之一。发挥上海医学实力较强的优势,打通从临床医学研究到生命科学研究再到药物研究之间的通路,可能大数据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杨胜利说:“未来,上海要打造“生命科学领域的‘AlphaGo’”。
交叉学科背景下,大数据能为生命医学研究带来哪些可能?
数据,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杨胜利举了一个例子,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程京把中医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了可通过观测人眼状态判断病因的诊断仪器,它在某些疾病领域的诊断效率甚至已经超过了西医,“在较难诊断的妇科疾病领域,它的诊断准确率超过了50%。”杨胜利说,有时候,我们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离生命科学很远,但它们的确能在生命科学和医学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据悉,未来5年,我国大数据医疗应用市场规模增速可超100%,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元,包括药物研发、新适应性等专攻领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生命科学发展的最基本的方向实际上就是在大数据支撑下的汇聚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说,包括他本人在内的科学家们正在推动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基础实施建设。
避免“醒得早,起得晚”,原因还在科学之外
“两三年前,我们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做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建设。”赵国屏回忆说,当时,还没有听说国际上有其他国家正在做此类计划。
但如今,英国、美国已经做得小有规模了。“欧美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上的积累比我们更多,做大数据建设确实有先发优势,我们可得抓抓紧了。”赵国屏说。
在生命科学领域,上海往往“醒得早”,离真正领先却总差着那么一点点。世界上首次全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创制了我国首个被国际公认的创新药物蒿甲醚、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创建了有功能的单染色体酵母……这些都是上海科学家的贡献,可是“为什么上海的这些科研成果没有较好得转化到应用上?为什么深圳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更快?为什么墙里开花、墙外香?”杨胜利一连串的为什么发人深省,他说,“恐怕原因不在科学本身。”
要避免这样的尴尬再次出现,赵国屏认为,上海应继续发扬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抓住前沿方向、敢为人先,做一些国家和别的地方都没有做的事情。
短板仍然存在,上海还需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
要知道,正是改革开放的创新大环境推动了上海生物医药的蓬勃发展。“上海见事早,行动快,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就决定在张江建立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说,那时全国各地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产业的重要性。而今,抢占了先机的上海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新药研发高地。
既要大胆创新,也要脚踏实地。陈凯先不忘提醒:虽然进步很快,但我国在原始创新新药的研发上与国际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的新药研发,普遍是针对国外率先发现的靶点及作用机理进行相关化学结构的开发,缺少原始创新。我想这是我国新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陈凯先说,对此,作为新药研发前沿高地的上海要瞄准方向,同时加强学科交叉,通过学科交叉推动药物研究的新技术、新策略、新方向。
作者:金婉霞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