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合作以三方共赢作答: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符合双方利益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消息,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2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出席并致辞。
站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的坐标系下审视,中日领导人“同步”强调务实合作、相互配合、在第三方市场开展合作项目等关键词,所表达的正是欲实现三方或多方共赢的愿景。
在中国学者看来,面对当前地区和世界面临的各种课题和挑战,在“一带一路”这个为中日深化互利合作提供新平台和试验田的框架下,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是加固两国关系的现实选项,更符合本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事实上,就第三方市场合作而言,早在2015年6月,中国同法国正式发表《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即提出“第三方市场合作”这一概念。这种国际合作新模式,将中国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有利于实现1+1+1大于3的效果。
受访学者认为,对于历经风雨考验的中日关系,通过两国高层的共同引领,重回正常轨道来之不易。在面向未来的征途中,中日理应找回“失去的岁月”,携手合作是一座符合双方利益与期待的桥梁,“通,则达天下”。
对中国而言,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仍然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李克强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特别是新动能正在加速成长,这为中日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两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必将成为中日务实合作的新支柱。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推进更加公正的监管,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社会释放了强劲的信号——中国的改革正在深化,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14亿人的巨大消费市场,有足够的空间为外界提供丰富选择。
对日本而言,安倍晋三访华前就曾对媒体表示,目前日中双边贸易总额约为3000亿美元,两国经济关系已密不可分,中国经济发展对日本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是巨大的机遇。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高洪认为,这既表明日本经济界同中国加深合作的意愿,也说明访问有望实实在在推动双边关系发展。
一份数据显示,此次论坛期间,两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签署了50余项合作协议,金额超过180亿美元。庞大的数字金额背后,透出两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决心与信心。
日本经济学家田代秀敏认为,中日在东北亚及“一带一路”框架内携手合作更符合彼此利益,在高铁出口、人工智能、能源效率、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存在巨大合作潜力。
此外,在不少专家看来,中日关系已进入由竞争转向协调的新时代,在务实合作层面的推进,有助于进一步延伸更大范畴的合作,比如携手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加速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以实际行动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样值得期待。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认为,在当前国际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日需要加强协调配合,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符合双方利益及时代潮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姜跃春指出,日本作为一个以贸易立国的“出口主导型国家”,同时是历史上无数次被贸易保护主义伤害过的国家,对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重要性,维护贸易自由化应当有着深刻理解。
姜跃春说,中日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和亚洲大国,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倡导国和维护者,理应在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负责任的作用,在维护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开启新一轮全球化进程等方面日益拥有更多共同利益。
(原标题为《中日合作以“三方共赢”解答时代课题》)
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