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路395号——“上海文化”的品牌地图,又添电影新地标
有这样一个地方,老一辈艺术家未进小院泪先流;有这样一栋小白楼,曾以平均每年20余部作品刷新上海电影的创作力度;有这样一个门牌号码,被多少年轻演员放在心头许愿“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他们”……
武康路395号,奶白色窗棂、弧形阳台,外观上仍是岁月静好的模样,但昨天上午,这里迎来了久违的人声鼎沸——时隔15年,上影演员剧团回迁至此地。老中青几代上海电影人、百多号人将并不宽敞的小院挤得摩肩接踵,就连僻静惯了的武康路上都不断涌来闻声而动、祝贺剧团重新揭牌的忠实影迷。貌不惊人的小楼俨然有了“上海文化”新“网红”的潜质。
在上影演员剧团65年团史上,武康路并非起点,整团搬迁过七次。但电影人或者上海的电影迷都将这栋三层小楼视为上海电影的一处重要地标。“武康路395号”的魅力何在?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仲伦概括:“这里见证了上影创作最多辉煌的时代。”
▲秦怡、王丹凤、杨在葆、梁波罗……这些手印的主任都曾是上海电影辉煌的缔造者和见证人
剧团第八任团长何麟也记得:“1980年代初,中国的文艺创作沐浴在第四次文代会的暖阳里,全国上下电影创作的热情普遍高涨,上影演员剧团更是每年都要推出20部作品。只要进大院儿,无处不在创作。”
那时的三楼是配音房,孙道临和老厂长借了三楼的屋,准备拍摄《三国》,电影《詹天佑》的前期工作也在小屋里悄然进行着。
▲1980年代初在武康路395号的日子里,上影演员剧团平均每年都要完成20部左右作品
二楼是排练场,也是剧团团部办公所在。一楼则见过最多的摄制组,电视剧《上海屋檐下》《卖大饼的姑娘》都是在此宣布建组。办公室门前还设有一溜“水牌”,小木牌上刻着剧团各演员的名字。“谁进了电影《生死抉择》的剧组,谁进的剧组最多,谁又在跟吴贻弓导演拍戏,全都一目了然。”何麟说,从1982年到2003年,这里回荡的创作的笑声,辛勤的汗水孕育着无数栩栩如生的影视形象,“只要推开门、踩进院,大家就会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才是立身之本。”
在武康路的日子,张瑞芳、秦怡、吴贻弓、向梅等太多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名字都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牧马人》《女大学生宿舍》《青春无悔》《烛光里的微笑》《走出地平线》《红河谷》《紧急救助》《燃烧的港湾》《家在树德坊》等一大批叫得响、留得住的影视作品在这里留下过迸发的痕迹。
81岁的向梅和80岁的梁波罗把小楼反复走遍,看看“手印墙”,摸摸小院的青砖,创作的热情、大家庭的温暖是他们共同的记忆,“演员是个退而不休的职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都会尽绵薄之力”。
▲牛犇展示他的新门卡,剧团欢迎这些老宝贝们随时回家
84岁的牛犇最怀念那段日子——他骑着自行车从建国西路的家中往剧团赶,到了武康大楼下有时还会碰上孙道临,大家方向一致,为了创作,力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正因为此,他寄语年轻一代:“先得想清楚,老一辈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传承什么样的好传统。这个时代是个好时代,是我们努力的时代。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条件,许多工作做不完。我真想跟大家一块儿努力,奉献好的作品。”
上海电影的接力棒正在老一代的注视中传递着。青年演员陈龙对武康路395号带着敬仰之心,“这是一处有传承的地方,我们剧团也是有传家宝的剧团。我很久前就设想能有一部戏把我们剧团的老艺术家都召集到一起,让老一辈艺术家再书华彩,同时也给家人们在银幕上同拍一部戏的温暖记忆。”三年多来,他一直在酝酿一部养老题材的电视剧。不为迎合市场所作,但新剧里一定会闪烁着上影演员剧团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火花。
此情可待成追忆,此景更待佳期有期。
作者:王彦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