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测试导航神器、海量文件中找数据……“四叶草”里有这样一群“小叶子”们
上海健康医学院志愿者在研究地图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开幕时间逐渐临近,整个上海都进入了最后的冲刺时间,一股年轻的力量也蓄势待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年志愿者。年轻,是他们的标签;志愿,是他们的热爱。青年志愿者试运行上岗一周以来,总上岗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次,属于这群“小叶子”们的故事,真实不乏精彩。
暴走“四叶草”为“导航神器”提前做测试,做好世界各地嘉宾的“导路者”
此次同济大学为进博会输送了119名志愿者,3人为长期岗志愿者,115人为会期志愿者,1名储备志愿者。这其中,相当部分同济志愿者将服务于由同济自主研发的室内导航定位系统,届时他们将在各问讯处,指导世界各地嘉宾使用这一系统,成为他们的“导路者”。
这款“神器”是同济大学电信学院的项目团队为本次进博会自主研发的一款高精度的室内定位导航系统。只要在手机上下载进博会APP,进入APP的“导路者”功能,打开后就是国展中心各个场馆的缩略图,轻轻点击缩略图选择出发地点和到达地点,系统就可给出室内导航路线,帮助使用者快速到达目的地。
国展中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辐射最广的单体建筑和会展综合体,一共有13个大展厅,包括双层和单层结构的展厅,其中单层展厅层高达32米。这几天,同济大学志愿者们最大的任务之一就是测试这一室内定位导航系统的准确性。实测系统功能并反馈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颇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同济这些“95后”志愿者都尽心尽力,不少志愿者全神贯注地研究系统功能,甚至还错过了吃饭时间。
志愿者姚宜星所在的五人小队,每天上午和下午都在国展中心各个楼层之间穿梭“暴走”,盯着APP中的导航路线,鉴定系统的稳定性。步数不断地在刷新,问题也在不断地被发现。他们认真做了记录,还以问卷形式做了及时反馈,“只有我们先熟练操作了,在系统正式运行前发现问题和bug,才能在展会期间更好地为各国嘉宾服务。”
上海商学院志愿者学习会场方位路线
在海量文件里寻找一小条数据,60多万证件需经他们之手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席明洁,从内蒙古来到上海深造再到成为进博会首批志愿者的一员,她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40多天,几百个小时,几万多分钟,“95后”的席明洁都坚守在证件中心的第一线。60多万张证件,日复一日的信息审核、排查,她和小伙伴们牢牢地守住了进博会的第一道“大门”。
为了当好志愿者,席明洁放弃了原先的外企实习。“身为一个外语学习者,能参与到今年中国最后一场四大主场外交,很荣幸。”席明洁的工作是对进博会各类证件进行数据审核、分发、入库归档。“每个参与到进博会的人都会佩戴证件,而我的工作主要是配合上海公安进行证件制作与管理工作,这可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从政府官员、参展单位到工作人员,这60万张证件的审核与制作,凝聚了志愿者团队日日夜夜的辛苦。每张图片,每条信息都不能有半分的闪失。对工作热情,认真负责、刻苦耐劳、精益求精是她的自我要求。席明洁记得,有时,同时打开8张Excel表、3个文件夹,就是为了找一小条数据,而这一条数据就可能查找几个小时甚至一个下午。“我们把这个过程戏称为破案!”席明洁调侃道。
与此同时,席明洁感受到志愿者队伍年轻的力量。在制证大厅中大多数都是“95后”,公安干警也多是“90后”。虽然年纪不大,但大家都非常能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没有一点娇气。一天数个小时里,志愿者们没有半点怨言。
据悉,像席明洁这样的上外志愿者今年人数逼近500,也让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为派遣志愿者参与人数最多的高校,并覆盖了20多个语种。
东华大学志愿者学习消防技能
父女二人共同服务进博会,微信上互相打气加油
华东师范大学经管书院的大二学生王文卓是上海小囡,但她已有许久没有见到爸爸了。原来,父女俩这次站在了同一战线上——“我是进博会的志愿者,爸爸是人民警察,都在为进博会出力!”王文卓骄傲地说。
王文卓的爸爸是一名人民警察,也是中共党员,从小,王文卓耳濡目染的就是要帮助别人和负起责任的一种奉献精神,也让她对志愿者活动有浓厚兴趣。在收到进博会志愿者招募通知的第一时间,王文卓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顺利通过志愿者筛选的消息传来,王文卓觉得“很荣幸”,成为志愿者的一员,这样,就能和爸爸一起,以不同身份为进博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王文卓眼里,爸爸和他的同事们是进博会“最最重要的一群人”。“因为他们负责的是安保方面,这么大型的盛会,安全问题必须要得到保障,所有安检点的同志们都是这次活动最坚实的基础,没有他们的勤劳认真,我们进博会就不会有最坚实的后盾!”
当被问及最近回家是否会和爸爸谈论进博会的点滴,王文卓笑了笑:“说老实话,进博会期间,我和我爸都不怎么回家呢。”已经开始上岗的王文卓每天住校,爸爸俨然更辛苦。“他们加班到凌晨,睡在单位都是家常便饭,不过,爸爸还是会抽空在微信上给我打气鼓劲,勉励我要留心我所在服务区域安全出口之类的,从而更好应对紧急情况。”
见过凌晨的校园也见过深夜的四叶草,长期志愿者已服务一月有余
对于已经为进博会志愿服务了一个月有余的华政法学专业大三学生郭阳馨来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忙且快乐。
“你见过凌晨5点的华政吗?见过晚上10点的国家会展中心吗?”郭阳馨带着戏谑而又不无骄傲地说,“这些我都见过。目前我的最高纪录是连续加班五天,保持了6点起床和晚上11点回寝的作息。”
华东政法大学此次共有进博会志愿者170人,常驻志愿者4人,会期志愿者132人,储备志愿者34人。其中,先期上岗的志愿者们已经悄然书写起青春志愿的故事。
从9月27日开始,郭阳馨就一直在团市委志愿者服务组工作。比起会期志愿者,提前上岗的志愿者要负责更多的前期工作,5000余位志愿者的资料都要经过他们审核。连轴转地工作状态和换季时节气温的“上蹿下跳”曾让郭阳馨不幸中招发烧,但即使发烧到快39℃,她也不愿请假,一直熬到把正在处理的数据搞定才回去休息。
郭阳馨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法院实习时校对文书必须一字不差,这是在维护司法公信力,她觉得志愿者工作也是一样。在进博会核查志愿者信息的时候,也必须按着字段逐一审查、逐一清点,否则就可能让一位心怀热忱的志愿者与岗位无缘。
看着盛会开幕倒计时牌的时间数字一点点减少,想到一张张志愿者证件都因为自己和小伙伴们贡献的一份力量而顺利制作完成、分发,感觉自己切身参与到了进博会的组织和筹备中,这都让郭阳馨越发自豪与奋进。她还收到了一份意外之喜——成为第一个穿上进博会志愿者服装的幸运儿。
作者:祝越 申青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