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界“乐高”将艺术沁入生活

2018-11-03信息快讯网

瓷器界“乐高”将艺术沁入生活-信息快讯网

谈及北欧,第一时间闯入大多人脑海的词汇或许是极光、寒冷。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北欧被冠上了极简主义、冷淡风的名号,连带着来自北欧的许多商品都自带“高冷”气质,给人一种极难亲近之感。此次进口博览会期间,来观展的人们将领略一个不一样的北欧——精致清新风。

在约60平方米的展览区域内,来自上海的外贸公司廷亦将最原汁原味的丹麦生活尽数搬入馆内:从简约却不失温暖的床品、印着精致花纹的餐盘,到与整体风格完全融为一体的可爱装饰品,眼前的一切都让人们挪不开眼。单纯的繁复花纹容易让人审美疲劳,但这些来自北欧的瓷器、床品,在繁多的花纹中却仍坚守着一分简约,值得观者细细品味。

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时光的脚步就此放慢,人们得以回归到最简单的生活。

展示的是瓷器,更是“慢活”精神

因为商业往来,上海廷亦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驰涵频繁地往来于中国和丹麦。每年,他都必定会在丹麦住上两个月,这也是他自认“幸福感爆棚”的时间。“若要在欧洲选择一个国家定居,我定会选丹麦。”深深吸引着沈驰涵的,不仅是这个国家瑰丽的自然风光,更是充盈于丹麦人生活里的幸福感。

这是个  “低欲望”国家,一年180多天的假期以及优渥的国民福利给予了丹麦人安享生活的坚实后盾。在沈驰涵眼中,丹麦人特别“宅”,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度过。当然,这也与丹麦冬季尤其漫长有关,户外是冰天雪地的世界,人们自然更倾向于在温暖的家中围着火炉读上一本好书。

在此次进口博览会期间,廷亦为人们呈现的正是这种融于丹麦人日常的“慢活”方式:倒一杯拿铁、煮一颗鸡蛋,丹麦人赋予这些生活琐事一种特别的仪式感。喝茶有茶杯、喝拿铁有专属的拿铁杯,甚至是鸡蛋都有定制器皿。生活中的每一样小事,丹麦人都十分珍视,因而赋予了它们别样的意义。

百年前的印花“复活”,走入日常生活

在这方小小天地里,最夺人眼球的无疑是随性摆放的精美瓷器,它们有着不同花纹,组合在一起却莫名协调。沈驰涵笑称,它们是瓷器界里的“乐高”——不同系列的单品可以随意组合、搭配。这些被印制在不同器皿上的花纹十分独特,描绘的大多是花朵盛放之时,却不带媚俗感,反而更添一分优雅高贵。

这是来自丹麦的品牌歌琳门,其精致质感、多元化的风格在诞生之初便迅速俘获了丹麦皇室的芳心。这些瓷器上所印制的花纹大有来头:2000年,歌琳门创始人在一次拍卖会上拍得一本手绘印花古书,书中记录着20世纪初女性艺术家笔下的花、草、叶与大自然的色彩,这是克里斯汀·迪奥的赞助者马塞尔·布萨克的一份手稿。此后,歌琳门便以这本图样为灵感基础,不断开拓创新更多样式,进而成为了如今展示的印花图案。

消费升级慢慢步入第三阶段

歌琳门出品的瓷器手感十分光滑,在设计上也十分符合人体工学。初见瓷杯的时候,人们或许会诧异,瓷杯为何没有手柄?原来,早在初期研发时,其设计团队就加入了创新技术——即使杯内的水温较高,人们触摸杯壁也不会觉得烫手。目前,该品牌的瓷器产品采用了全球合作的制作方式,在欧洲制坯、日本覆膜,每一个作品都由匠人手工制作,因此在质感上有别于市场上的其他产品。

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不断升级,这是得到多方共识的一个新趋势。在沈驰涵看来,消费升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一开始的消费升级,主要体现在衣服、包包,这些既能满足自我需求,也能显露在外的品类上。慢慢地,人们开始尝试来自各国的美食美酒,此时,人们进入到了消费升级的中期。家具、瓷器、家纺用品这些家居产品则代表着消费升级的“末端”。沈驰涵预判,中国大约需要10年至15年才能发展到这一阶段。对于国外家居产品大牌来说,现阶段是最佳的品牌推广期,进口博览会恰是一个黄金机遇,可以让更多中国消费者和企业知晓这些来自海外的优秀家居品牌,从而一点点培育起中国消费市场



作者:王嘉旖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戎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