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 | 用制度的铠甲呵护民心柔软处
“最柔软的人群”和“最安心的照护”——已在上海年轻父母群里火了半年的一对词组又刷屏了。前者指代0-3岁的孩子,后者衡量着一座超大城市的精细化治理能否让人民满意。
这对词组密集闯入大众视线,还得从今年“五一”前夕说起。4月28日,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针对0-3岁幼儿托育的“1+2”文件,填补政策空白,构建起首个幼儿托育服务体系。从春到秋,先行先试的五个区积累了哪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1+2”文件自8月全市施行后,又凸显了哪些老难题、新矛盾?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本市0-3岁婴幼儿托育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上海人常把0-3岁的孩子称作“小毛头”。小毛头的吃喝拉撒睡,说小不小——这些小生命是一个个小家爱的延续,也终将关联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传承。按上海近年来平均每年有20万左右的新生儿计算,他们牵系着的是40万年轻父母、80万祖父母。小毛头啼笑间左右着可观人群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年轻劳动者的生产力。所谓“人心最柔软处”,由此可鉴。
对于小毛头的大事,上海拿出的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智慧和魄力。城市人口老龄化加深、都市工作节奏加快、新上海人逐年递增、二孩生育欲望不强,种种原因导致上海近年来人口问题难以解决。对此时代性难题,上海由市委市政府领导,集结16个委办局和群团组织协调工作,就是把“幼有所育”当成民生大事来做,就是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小毛头的周边服务工作,说大也不大——托育机构的选址、功能、供餐、安全、班级规模、人员配置等,哪一项都是具体入微的工作。0-3岁的孩子正处于一天一变的高速生长期,0-1岁、1-2岁、2-3岁的孩子在托育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不可一概而论。那么,这三个阶段的托育缺口分别是多少?从黄浦等中心城区到金山、松江等城郊地带,市民的需求和现有托育机构的底数分别是多少?政策对于“散养”抑或“圈养”有无科学可行的指导方案?“幼有所育”应该谁来育、怎样育?而对于不同收入的家庭来说,各自能承受、愿负担的托育费用又有哪些差别?“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城市治理,投射在具体的托育服务中,就是要在小毛头的一冷一热、小家庭的日复一日里下功夫。
关切小毛头的小事,上海用的是“绣花心”。从大调研到政策出台、五区先试,再到全市铺开,随后专题询问——由微观到宏观再入微观视角,就是以问题和需求导向不断汇总百姓在托育方面最急难愁的问题。“蹲下身看蚂蚁”的姿态,就是希望及时感知小家庭的操心事、烦心事,精准对接需求,以期“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上海发展到今天,城市治理的品质绝不在于又多造了几栋摩天大楼,而是看治理者是否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场景里花心思,能否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用制度的铠甲呵护住民心最柔软之处,这亦考验着上海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智慧之治。
作者:王彦(作者为报首席记者)
编辑:范菁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