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之路:从苏州末位到全国首强
40年前,1978年,昆山,苏南一个只生产稻麦油和鱼虾的典型纯农业县,地区生产总值2.42亿元,人均GDP为466元;工业总产值2.82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0.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元(198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元。
40年,昆山从江苏苏州排名最后的“小六子”跃居全国百强县之首;40年,昆山成为全国首个GDP破3500亿元、财政收入破350亿元的县级市;40年,昆山巨变让我们更加坚信,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昆山的今天,也没有昆山的明天。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
自1984年兴建中国第一个自费开发区开始,昆山陆续创设出口加工区、光电产业园,经历了 “从无到有” “从有到大” “向高新技术发展” “走向核心技术”“高质量发展”等阶段,闯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昆山之路。可以说,昆山开发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昆山的发展史,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缩影。
今天的昆山人唯有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以昂扬的状态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才能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大潮中奋勇争先,为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而拼搏奋斗,续写新时代的篇章。
“嘉惠台商”的朱红匾额,至今仍安放在宣炳龙的办公室里,那是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送他的礼物。
宣炳龙,何许人也?他是最早参与创办江苏昆山“自费开发区”的干部之一,后来长期担任昆山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是昆山开发区当之无愧的 “操盘手”。用昆山捷安特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涂季冰的话说:“1992年,我们就是看中宣炳龙这个人和他们团队的服务,才从宝岛台湾到江苏昆山投资的”。
自掏腰包也要办开发区
深感“压力山大”的昆山领导层作出了一个大胆决策:不能“等靠要”,自掏腰包也要创办开发区!
时光倒流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乡镇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苏南遍地开花。当时还在陆桥公社(后改为陆杨公社)社工办工作的宣炳龙,抓工业促发展,扩大玻璃钢厂,连续办起印染厂、无纺布厂、电缆厂等乡镇企业。1982年,陆杨乡从一个农业穷乡一跃成为昆山第一个亿元乡,宣炳龙因此被评为江苏省农业战线先进代表。但放眼整个昆山,依然穷。
1984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建立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这个苏州排名最后的“小六子”自然没份。眼看周边兄弟县市依托“离土不离乡”的乡镇工业过上了好日子,而昆山人还守着“苏州城外半碗饭”过着穷日子,当年全县财政收入不到1亿元。穷则思变!深感“压力山大”的昆山领导层面对老百姓“早点过上好日子”的热切期盼,作出了一个大胆决策:不能“等靠要”,自掏腰包也要创办开发区!是年8月,昆山在县城东边的老工业区划出一块3.75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开发区”。
▲1984年,昆山开办改革开放后江苏首家中外合资企业
没有基础,没有人才,怎么办开发区?“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一方面,引进上海的加工厂,比如,早期的上海金星电视机厂昆山分厂;另一方面,引进江西、四川、贵州等地的三线企业和工业人才。
不到三年时间,昆山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据1987年统计,投产企业19家,实现工业产值2.78亿元,出口创汇834万美元,工业利税总额1528万元,财政收入350万元。
1988年7月,人民日报在头版刊文《自费开发——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并配发《“昆山之路”三评》的评论员文章,对昆山坚持“穷开发、富规划”自费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深入报道。
说起来,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进昆山,更像一场“赌约”。1984年,一个名叫三好锐郎的日本人被辗转请到了昆山。
在城东郊,三好锐郎望着眼前一片庄稼地,踩着满是烂泥的土路,问时任昆山县副县长吴克铨:“这里是办厂的开发区?”
“是。先生尽管放心,这里会很快成为你满意的工业区。至于道路嘛,我想3个月就可以修好了……”吴克铨不知哪来的底气,还是纯粹为了想拉住第一个外商,顺口就这么回答道。
“3个月?3个月你能把路修好?”三好锐郎瞪大眼睛瞅着吴克铨。
“是。3个月保证把路修好!”吴克铨这回认真了,口气十分坚定。
日本人上下打量了吴克铨足足有几分钟,然后打赌似地说:“你如果能在3个月内把路修好了,我就在这里投资办厂。”
3个月后,看着眼前宽阔的马路和平整的土地以及道路两边的绿化,三好锐郎决定在昆山设厂,从此,诞生了改革开放后江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苏旺你,一时名动全国。
从车站到家“一夕巨变”
“从车站到家的路边,原来都是庄稼田,‘一夕之间’变得平整辽阔,就像人的视野一下子被打开了,豁然开朗。
宣炳龙说:“历史给了我们这代人一次机会,党给了我们一个平台,大家都充满了火热的激情。那时候只觉得有使不完的劲,脑子里有想不完的事。”
1989年,台湾顺昌集团的吴董事长到广东考察,后改道昆山探亲。这个远亲正好是宣炳龙当时驾驶员吴又义的父亲,宣炳龙一听是台商,遂请客人吃奥灶面。席间,听闻吴董事长果然是想投资设厂的,宣炳龙提议到昆山试试。一试,第一期4000平方米厂房4个月建好,6个月后投产。第一年顺昌来了,随后,顺发、顺隆、顺帆等6家“顺”字号企业先后都来了。
当然,昆山40年的变迁从来离不开昆山人的支持。当年,开发区新建厂房,对本地农民实行拆一还一、货币补偿。除了给予补偿外,被拆的农户人均住房不足35平方米的,还按1700元/平方米、卖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给他们安居。
▲昆山市周庄水乡
1963年出生的祝金德是土生土长的昆山人,现任昆山开发区经促局外资服务科科长。他1981年当兵入伍,1995年转业安置。当年,老家土地被置换,他还特意给自己四哥垫了几千块钱买房。
回乡探亲,感觉变化最大的一次是,下了汽车走路回家,“从车站到家的路边,原来都是庄稼田,‘一夕之间’变得平整辽阔,就像人的视野一下子被打开了,豁然开朗”。
从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到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第一家台资企业、第一家总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的大型电子企业、第一家韩资企业、第一家美资企业……短短几年,昆山人“思想解放再解放、观念转变再转变”,昆山实现了“经济发展再发展”的飞速成长。
1992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昆山开发区跻身“国家队”,成为沿海“14+1”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唯一设在县级城市的开发区,昆山迈上了更高的发展台阶。
拿下昆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块经营执照的涂季冰,对往事仍记忆犹新。那年7月,他奔波了半年跟别地谈合作未果,听说昆山有个开发区搞得不错,就想去看看。
到了昆山,不仅有开发区管委会的人帮忙往返南京、苏州和昆山之间申报各种材料,甚至还有人陪着他去北京申请出口产品的批文。
“你看,现在一些地方招商服务拷贝昆山,其实,昆山早就这么做了。”涂季冰有感而发。那个年代,交通不便,上海到昆山需耗费5个小时左右,跟今天高铁15分钟有着天壤之别。办各种审批手续简直“跑断腿”,但是到了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只要一次签名、写一份委托书就够了,后面全当“甩手掌柜”。“那时候,明显感觉,政府执行力很强,在昆山投资没有那么累。”时至今日,他仍记得,公司在昆山奠基那天,不仅昆山、苏州的领导出席,连南京的省级领导也出席,“水泥地都用水龙头冲得干干净净,跟其他地方不一样”。
没“敢死队”城市难突破
“我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这个项目搞不好,我们7个主任就一起从15楼的顶上跳下去。”
1994年,昆山人第一次提出建设“出口加工区”,当时全国没有先例,为此,昆山埋头精心准备了两年多。
上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在美国兴起,一个笔记本电脑3天内就可以抵达客户手中。宣炳龙说:“这在当时的我们是不可想象的。要知道,同样一批电子产品在一周内和一个月内的差价是很大的,这对企业来说就是资金流。后来是台商的一句话提醒我,如果昆山也有出口加工区就好了。”原来,宝岛台湾新竹出口加工区就是利用通关优势和税务优势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的。
1997年,昆山正式申办出口加工区。2000年4月获批、10月率先封关运作,其间光跑北京就达84次。
“为了办成出口加工区,我们就走访国家八大部委来做这件事,那是真创新,没有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根本干不成。”说起这事,71岁的宣炳龙仍然激动不已,“当时我讲3年后出口加工区要实现30亿美元进出口,海关总署领导都替我捏把汗。结果到2006年,我们2.86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区实现进出口623亿美元,全世界都没有!老实说我们自己也没想到。”
出口加工区的成立,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昆山。如何掌握主导产业的核心技术?答案是既要掌握资本,又要发展高端产业,而引进龙腾光电、创办光电产业园,则是昆山走向核心技术的一个标志。
“当时,开发区已经下了最大的决心去做这件事,我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这个项目搞不好,我们7个主任就一起从15楼的顶上跳下去。”宣炳龙认真回忆道,一个城市没有“敢死队”就很难取得突破。
▲昆山企业科技园
2004年,昆山在全国率先筹划建设光电产业园,先后引进多家产业链核心企业。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唯一能够实现TFT-LCD、OLED、LTPS三种显示技术的专业光电产业园区。
2013年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赋予昆山对台合作先行先试的重要使命。从此,“试验区”成了昆山最大的改革平台,“台资高地”愈加光彩夺人。5年来,昆山新增台资项目597个,总投资58.6亿美元,注册资本30亿美元。
40年,弹指一挥间。现任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说,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从自费开发起步,走出了一条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精神为强大动力的“昆山之路”,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连续14年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可以说,昆山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解放思想;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解放思想。我们将切实用好解放思想这个锐利武器,打开思想‘阀门’,破除思维定势,既不迷信过去走过的路,更不迷恋过去走过的路,以新一轮思想解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全力闯出一条新路,打开一片新天地。”
作者:本报记者 付鑫鑫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叶志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