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直击 | 《上海大世界》首演,看杂技人如何用顶缸、空竹、大跳板展现老上海风情
梨膏糖,哈哈镜,大世界里看好戏。这是属于的上海小孩最亲切的童年回忆。大型海派杂技剧《上海大世界》就用杂技的样式唤起这份亲切怀恋。今晚,上海马戏城有限公司联合上海杂技团推出的这出剧目在上海云峰剧院首演。将杂技表演与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相融合,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观演体验。
1917年,上海大世界初建,会同百乐门舞厅等场所,让十里洋场有数不尽的风情。而在此背景下,一对青年男女就在徐家汇的天主教堂相遇邂逅,就此展开抗战时期海派杂技人的感人故事。以二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该剧展现了时代大背景下海派杂技的发展历史,演绎海派艺术家的家国情怀及艺术追求。
上海是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交汇共融之地。这一点,也在《上海大世界》中得到充分展现。该剧融入上海“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深度挖掘上海厚重的革命历史和红色基因,将抗战、地下党、四行仓库、石库门等红色基因串联起来,利用海派杂技这一传统的、具有上海地域特色的表演艺术,让红色基因活起来,讲述海派杂技人的爱国情怀。
而作为“海派杂技”的代表,上海杂技团的表演一直具有鲜明的上海地域特点和风格,深受海派文化的熏染。《空竹》《双人吊子》《碎大石》《魔术》《大跳板》《集体造型》《爬杆》《顶缸》……二十多个海派杂技的看家绝活、经典节目再一次用新的故事串联,勾勒出上海独特的城市品格。
此外,该剧还充分调用舞台科技表现元素,让多媒体软幕与舞台硬景互相呼应。让舞台成为一系列地标建筑和城市场景的走马灯,让观众感受上海特色多元的地域文化及厚重浓郁的上海风情。
首演后,主创将于明天上午举行剧目创作研讨会,为该剧的进一步打磨建言献策,更好地讲述一段关于海派杂技人家国情怀的故事,谱写一曲属于上海城市的旋律。该剧由国家艺术基金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柳青
图片:演出方供图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