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效应倒逼本土高校求变

2015-07-25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姜澎

在暑期花一个月左右时间到中国的大学里开讲一门课程,洋教授们的投入让不少本土教授感叹:开课说明动辄长达好几页,有时,甚至连迟交作业将如何影响学业评价也提前告知。

“国际暑期课程正在形成鲶鱼效应,对本土高校教学、科研的倒逼效应开始显现,而一些全新的、深层次的合作项目正在生成,这让我们感到惊喜。”有沪上高校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的双赢局面正是高校国际暑期课程火爆的深层次原因。

洋教授讲义之“细”,触动本土高校教师

今年,复旦大学在网站上公布了每门暑期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由海外教授们主动提供的开课信息一目了然。比如,不少教授对课程计划的说明,就包括教学目标设定,学生在完成整个课程后会有哪些收获等内容。

“国内高校近年来对教学越来越重视,已经采取了诸多提升本科生教育质量的措施,但当我们请国外大学的教授来开设课程时,他们对设计教学流程时的规范,还是让我们感到吃惊。”复旦大学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今年,一位受邀到复旦开讲暑期课程的洋教授在列出的教学大纲中,连学生每次课程结束时必须读哪些相关领域的论文以及每次课前必须阅读哪些专业书籍都列得清清楚楚。

还有一些任教于海外名校的教授们,在其提供的开课说明中清楚阐释了学生必须参加几次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参与度以及迟交作业的次数将如何影响最终的学业评价等细节问题。

复旦方面表示,这些由海外教授们通过暑期课程而带来的教学“规范动作”,今后也将推广到学校的日常教学。

另一所沪上高校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在暑假小学期授课时,本校教授们递交的教学大纲很单薄,有时只列出教材小标题敷衍一通。但几个暑假小学期结束后,情况很快就有所改观。“海外教授对于教学的认真态度,一些看似处于习惯性的做法,无形中都会倒逼本土教师重视教学。”

暑期课程的馈赠:带来更多国际科研合作

对不少高校而言,通过暑期学校引进国际优质教学资源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捷径,另一方面,这也是促进海内外高校开展深层次合作的一个极佳平台。

去年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有位洋教授受聘到上海财经大学开讲国际暑期课程,之后这一年,教授先后3次造访上海财大。不久前,这位洋教授向他任教的芝加哥大学请了长达半年的学术假,专程到上海财大和本地学者合作,开启新的研究项目。

上海大学今年是第三次举办国际化小学期,受邀开课的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克·霍维特带来了“数据新闻与数据可视化”的课程。在国内大学各大新闻学院,有实力开设这门课的教师屈指可数;而在新闻行业,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可用“奇缺”来形容。今年,在结束为期5天的课程后,霍维特教授还走访了上大的相关学院,就开设数据新闻这一新专业的顶层设计、课程设置以及校际交换生项目等,和上大的专业教师们积极研讨。作为今年国际化小学期的延续,霍维特教授主持的数据新闻工作坊今后有望在上大“落地”。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区域国别研究人类学方法暑期工作坊将在下个月开课,领衔这一项目的是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迈克尔·赫茨菲尔德。到不同的国家、区域,如何通过与当地人“聊八卦”,在闲谈中开展人类学研究,这就是赫茨菲尔德教授将要讲授的学术研究新课题。工作坊的导师团队中,还有复旦、浙大等学校的人类学专家。上外语言研究院博士余华介绍,到异域他乡开展田野调查,国内的人类学研究和海外相比,目前还有一定差距。随着暑期工作坊的开设,在掌握了新的研究方法后,校际之间的跨专业研究课题会顺势启动。

内生的教改动力正在生成

在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随着暑期课程的推开,学院里开始形成“白+黑”的学习效应:白天,学生们坐在教室里,专心听来自海外名校的教授讲最前沿的学科知识;而到了晚上,学生寝室则是一片灯火通明,学院的海归青年教师义务当起助教,上门为大学生做辅导,讲授一些知识空白点。

“学生的压力将变成教师提高教学的动力,继而引领日常教学向国际高标准看齐。”上海财大信息学院院长岳劲峰认为,聘请任职海外名校的教授们开讲暑期课程,无形中推动着学院的教学改革往前迈步。试想,如果大学生逐步习惯了从课堂获取行业最新、最前沿的理论知识,那他们的求知欲必然会对学院的日常教学有新的诉求。如此一来,一些只会拿着一本教材从头讲到尾的教师,站讲台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暑期课程的开设,也直接推动国内高校开展全英文教学的进展。今年,本市不少高校都开出了全英文授课的课程,有高校开设的全英文课程将近20门,且向全市的高校学生开放。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