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唱歌剧唱乡音,女高音歌唱家黄英献上沪剧“舞台首秀”
往年一贯夏季举办的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举办到今年的第四届,直到昨晚才正式在喜马拉雅艺术中心大观舞台“千呼万唤始出来”。
“没别的原因,真的就是因为太忙了!”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感慨,戏曲院团现在演出接连不断,今年一台新创的《敦煌女儿》首演不过半年就进京演出,盛夏沪剧电影《雷雨》又加紧拍摄……一系列的活动和演出让几代沪剧人连轴转,可连续多年已经打出品牌的上海沪剧节,全院人舍不得放下——这是“沪剧回娘家”传统的延续;是沪剧发源地百姓的期盼;是长三角地区沪剧爱好者的“年会”;更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对“上海声音”的聚焦。
当然也是好事。带着一整年亮眼的成绩单,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高潮阶段,“回娘家”汇报沪剧人的奋斗成果,和老乡、同行聊一聊他们对沪剧的所想所感,自豪、幸福也无比亲切。昨晚的沪剧节开幕式紧紧围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这一主线,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沪剧如何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
演员阵容上,开幕式演出阵容和节目让沪剧迷十分满足:韩玉敏、沈惠中、徐伯涛、王明道、陈瑜、王珊妹、王明达等老艺术家悉数亮相;茅善玉、钱思剑、李建华、凌月刚、朱俭、程臻、吉燕萍、洪立勇、徐蓉、王丽君、金玉明、吴争光等当今沪剧舞台上的中流砥柱,以及以洪豆豆、钱莹、王祎雯、丁叶波、金世杰、朱麟飞等为代表的2006级沪剧青年演员和2013级沪剧青年团的沪剧新苗们沪剧院八代同堂,集体亮相。以歌唱家黄英、歌手罗雨为代表的跨界阵容,以及孙徐春和舒悦两位特邀嘉宾的加盟,为演出增色。
昨晚,一曲深情豪迈的《我爱你中国》成为演出的序曲。这首耳熟能详的通俗歌曲经由全新创作,在现场以通俗唱法、美声唱法、沪剧相结合的方式演绎,激荡满怀。而更令观众意外的是,领唱的并非沪剧人,而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黄英。
“我是上海人,我听着沪剧长大,我妈妈就是沪剧迷!”黄英这句话让大家恍然大悟,上海小囡会哼两句沪剧不奇怪。难得的是黄英不仅会唱,还在妈妈的熏陶下对沪剧流派有所研究,尤其是丁是娥老师创立的丁派。而她演绎沪剧的缘分,则要追溯到十多年前。那时她从美国回上海参与电视演出,她专门向茅善玉学习了沪剧经典唱段《金丝鸟》。昨晚,她也以“原汁原味”的沪剧腔调演绎了这首作品。她柔和甜美的音色,灵活的花腔技巧,都带给沪剧旋律别样的韵味。
跨界的不止是她一人。和她一同演绎《金丝鸟》的还有资深演员如甬剧的王锦文、锡剧的董红、黄梅戏的何云,都与黄英联袂演绎。
此外,歌手罗雨也参与演出。一首《红旗飘飘》同样经过全新改编,而与沪剧的丝竹雅韵融为一体,在他的带领下,沪剧院青年男演员与之一起唱起“五星红旗 ,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这让吴侬软语的沪剧展现了一把阳刚之美。
此外,开幕式还包含了《洪湖赤卫队》《星星之火》《黄浦怒潮》等展现革命先烈和优秀共产党人崇高精神风范的“红色文化”沪剧唱段;也有《敦煌女儿》《今日梦圆》《风雨同龄人》《璇子》等展现“海派文化”的沪剧气质;而《凉州词》等重新改编演绎的古诗词,配合丝竹映衬出“江南文化”的恒久魅力。
专业艺术家过足“跨界瘾”,长三角地区的沪剧爱好者、专业演员,甚至外国友人在开幕式上呈现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美国小伙威廉是上海女婿,在上海生活多年,对上海文化的情有独钟,不仅让他在此安家,更探索用西方乐器与地方戏曲相结合。演出中他用钢琴弹唱的方式,与沪剧表演艺术家孙徐春用英语和沪语共同演唱“为你打开一扇窗”,老歌新唱展示摩登的上海味道。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图片:祖忠人摄
责任编辑:宣晶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