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除了汤显祖临川四梦,不妨看看这套8卷本丛刊

2019-01-12信息快讯网

明代戏曲除了汤显祖临川四梦,不妨看看这套8卷本丛刊-信息快讯网

作为中国古代戏曲中的重要部分,明代戏曲堪称璀璨,而其中最耀眼的明珠当属汤显祖“临川四梦”。但除此之外,更广泛的稀见明代戏剧也有待进入大众视野。日前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稀见明代戏曲丛刊》8卷本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全书共收录《六十种曲》《盛明杂剧》《孤本元明杂剧》《古本戏曲丛刊》等大型曲籍以外的稀见明代戏曲79种,含杂剧42种,传奇37种,以及230种明代戏曲的佚曲,是对明代戏曲文献的大规模系统搜集整理。

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新书发布暨专家座谈会上,《稀见明代戏曲丛刊》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可斌谈到,充分掌握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明代戏曲大部分作品,已收入《六十种曲》《盛明杂剧》等大型曲籍,但仍有一部分作品,由于种种原因,不易为人们见到,影响了我们全面准确认识明代戏曲的真实面貌,编纂丛刊正是为研究明代戏曲提供重要资料。

他介绍,《丛刊》所收剧目中,至少有28种为海内孤本或某种版本的唯一存本,具有重要文献价值。比如范文若《花媚旦》今仅安徽芜湖市图书馆藏有清钞本;胡汝嘉撰《红线金盒记》收录于明孙学礼所编《四太史杂剧》,有万历乙巳(1605)年新安刊本,今仅日本大谷大学有藏,为神田喜一郎旧藏本;屠本畯撰《饮中八仙记》,仅见于马廉稿本《鄞居访书録》等。

明代戏曲除了汤显祖临川四梦,不妨看看这套8卷本丛刊-信息快讯网

《稀见明代戏曲丛刊》(8卷本)

廖可斌  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认为,《丛刊》的出版是文献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重大成果,明代戏曲的繁盛则是古典文学的中兴与集成。“纵观国内外学界研究现状,戏曲的重大意义还未得到完全释放,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民间社会互动的关系,具有文学、民俗学、文化考古学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涵。”他说,对于明代戏曲文献的整理及研究,有助于打开中国世俗文化、民间社会的新的研究局面,成为古代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乃至更多领域研究的重要推动力。

戏曲研究专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吴书荫着重肯定了《丛刊》所选“稀见”作品的价值。“以往讲到的明代戏曲,都是汤显祖、孔尚任等几大家及其重要作品,明代中晚期的作品鲜少被提及,而这个时期正是明代戏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

从艺术样式上来讲,戏曲是最繁复、最复杂的一种文体群;从内容上讲,戏曲涵盖了极其丰富、极其复杂的世间百态;从文化层面来讲,戏曲把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涵盖其中,价值非常大,很多学科都会用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编审张国星认为,长久以来,学术研究有个缺陷,即把古代的作家圣贤化,对研究对象缺乏立场,完全匍匐在研究对象之下,而从《丛刊》“前言”中可以看出,廖可斌教授有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够站在历史高点来判断作品价值,这是难能可贵的。

明代戏曲除了汤显祖临川四梦,不妨看看这套8卷本丛刊-信息快讯网

北京大学教授李简认为,《丛刊》出版夯实了戏曲文献基础,她从三个方面评价:从资料上讲,《丛刊》搜罗广泛,将明代戏曲概况基本呈现于此,以丛刊的形式推出,未知的和新发现的剧本由此得以真正地进入广大研究者的视野中;从研究来讲,《丛刊》的“前言”以一种平等和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材料,使读者清晰、立体地认识到了明代戏曲的面貌;从校点来说,由于戏曲文献形态的复杂性,整理殊为不易。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教授看来,《丛刊》出版持续推进了明代戏曲的研究,在编纂整理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将视角从案头转向舞台,《丛刊》作品所展现出的明代戏曲整体向民间下移的态势,它们在文学上或许偏于平庸,但并不能掩盖其舞台上的精彩。”他指出,古典戏曲自有其传承脉络,古典戏曲有些元素在民间戏曲中一直传承,《丛刊》带来很多跟活态戏曲相关联的线索。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万曙认为,《丛刊》的主要价值在于“稀见”,呈现了整个明代戏曲文本的面貌,弥补了学者看不到版本的缺憾,尤其是《佚曲卷》,唯有穷尽式搜罗文献,才可以放心地写戏曲史,越是稀见,越有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很多研究工作因为看不到版本,只能放低要求,把这些本子收进来,真正是嘉惠学林。”

明代戏曲除了汤显祖临川四梦,不妨看看这套8卷本丛刊-信息快讯网

北师大文学院郭英德教授认为,戏曲整理应该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整理方法,比如如何选择底本和校本,如何处理曲词和宾白,如何处理异体字,如何处理眉批、夹批等。他还指出,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文献的整理上应该有一个基本原则:只有同一版本系统的本子可以对校,不属同一系统的本子不可对校。

谈到编纂点校过程中的难点,廖可斌感慨,戏曲底本情况较为复杂,比整理一般诗文作品更烦难;有些作品,涉及元明、明清之际作品的断代问题,需细加参详,小心求证;而几种已知剧本,得到底本时间太晚,已来不及收入其中,期待再版时加以补充。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教授也有同感——古籍整理不容易,戏曲整理尤其难,超乎一般人想象。戏曲研究的底本选择最难,有好底本不一定能拿到,校勘没有一定之规,曲与白非常难断,但又必须断,“就好比《宋书·乐志》中的铎舞歌诗,连沈约都断不开。”

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