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同胞千里求医:“感谢上海医生给我二次生命”
51岁的洛桑最近修改了微信名:“我现在叫‘希洛’,在藏语里是死而复生的意思。上海中山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3年多前,洛桑被查出肝硬化,起初没当回事的他却很快因为胃出血进了日喀则当地医院。“2013年底,消化道大出血,差点就走了。”想起当时的情景,他仍然心有余悸,“医生告诉我,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说实在,挺绝望的。”
上海援藏干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沈辉听说了这事,决定帮藏族兄弟一把。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他认为洛桑的病情除了对症治疗,也许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于是联系了“娘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在国内最早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并建立独立病房。该科王建华主任、颜志平副主任了解情况后果断表示:“来中山试试吧,我们应该有办法!”
2014年国庆期间,因为病情不能乘坐飞机,洛桑在儿子的陪护下,经过两天两夜的火车颠簸来到上海。让洛桑和家人感动的是,一下火车,已经有“专车”等候,中山医院派工作人员来接他们,从踏上上海土地的那一刻起,他已经在医生们的照料之中。
颜志平带领中山介入团队,仔细查看了病人情况,经过认真讨论,决定施行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据王建华介绍,食管、胃底曲张静脉一旦发生破裂出血,一年内再度出血的可能性在70%以上。洛桑的食管和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经非手术治疗控制出血后,符合手术适应症,为防再出血,可行择期手术治疗。道理很简单,洛桑的消化道出血是因为肝硬化导致了门静脉高压,如果能植入一根支架,成为“连接”肝静脉和门静脉之间的“桥梁”,就像开通了一条分流“车行道”,血管里的血液被分流了,“交通”不再拥堵,门静脉压力自然就下降了。手术中,当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桥梁”开通运行后,引起出血的门静脉压力骤降25%。术后洛桑恢复得很快,他说自己感觉“一天比一天轻松”。
如今,刚来沪做完第三次复查的洛桑感觉已经完全康复,高兴地说自己已经可以“想吃啥就吃啥”,但紧接着,他又补充道:“但医生护士们今天又叮嘱了很多注意事项,我都记下来了。我信任上海的医生护士,非常感谢他们。从日喀则到上海看病,这在以前真的是不敢想的事情。”洛桑感叹上海援藏为日喀则带来的真切变化,“我们都是受益者。20年来,上海来的援藏干部和我们一起建设家乡。”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上海援藏已21年,为了让藏族同胞享受到最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上海的援藏干部不仅为藏族同胞们建立了来沪就医的“生命通道”,更秉承着“授之以渔”的宗旨,通过培训学习、远程会诊等多种方式,让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在雪域高原上生根发芽,打造拥有“上海技术”的日喀则本土技术团队。日喀则人民医院的藏族同事曾真挚地表达自己的感动和感谢:“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儿女,这就是汉藏手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