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毁了俄罗斯电影的传统,如今俄罗斯卖座电影大多偏向好莱坞审美
2013年上映的《斯大林格勒》,是为数不多的俄罗斯卖座电影。|视觉中国
一些上了年纪的国人,对于那些经典的苏联电影和导演可能会如数家珍:《格罗莫夫日记》与爱森斯坦,《命运的捉弄》与梁赞诺夫,《伊万的童年》与塔可夫斯基……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苏联和当代俄罗斯电影,已经很难评说一二了。现在,电影院偶尔也会上映一两部俄罗斯影片,但数量可怜的排片和不给力的宣传,使得笔者想去看的时候却发现已经快下线了。唯一的机会是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定闹钟抢票,勉强挤出时间,奔波于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电影院之间,赶场的路上不自觉地叹了口气:真难啊。
有时候也会在网上搜些资源看,但俄罗斯电影还是小众,豆瓣上标记看过的人也不多,评论区里一些文艺青年自以为看完一部电影,就能参透当今俄罗斯社会的本质……笔者作为俄罗斯文化的研究者,尝试着厘清当代俄罗斯电影的发展历程。
其实早在苏联解体前,苏联电影就已开始改革。1986年,第十届全苏电影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后,电影界的指导思想开始转向,随后便开始了电影改革期,出现了第一批商业合拍片等。作为苏联电影的继承者,俄罗斯电影的滑铁卢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并一直持续到2001年。
苏联解体的同时也摧毁了电影业,每个人都尽可能地逃离这个领域。在90年代的俄罗斯,昔日的电影院成了摆摊场所,电视里播放着低成本的电视剧,地下市场里到处售卖着质量极差的外国电影盗版碟。199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俄罗斯电影雪上加霜。在这种大环境下,俄罗斯出现了很多私人电影工作室,尽管外部环境严峻,但这些工作室还是能时不时产出一些经典,如:彼得·托多洛夫斯基的《再来一次》(1993年)、帕维尔·丘赫莱伊的《小偷》(1997年)、弗拉基米尔·缅绍夫的喜剧《如此荒唐》(1995年)等。这一时期最热门的电影当属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的《兄弟》以及随后拍摄的《彼得堡异人写真》(1998年)。
直到2000年初,俄罗斯政府决定将电影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俄国内开始出现影视公司,当时这些公司以拍摄电视电影和小成本电视剧为主。目前,俄罗斯影响力较大的电影公司有艺术影片集团、特利黛、STV、中枢伙伴等。而在世纪交替,大量犯罪题材的电视剧霸屏,如:1998年播出的《破灯街》、1999年播出的《黑帮城市彼得堡》等。同时,以女性群体为受众的剧情片也开始在电视上播出,如1999年的《定情戒》《加尔默罗达》等都受到广泛好评。2007年,俄罗斯第一部3D电影上映,但票房并不理想,更卖座的俄罗斯3D电影直到2010年才进入影院。
2001年-2015年这15年间,俄罗斯电影共获得17.8亿美元票房,最卖座的电影是由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导演的《斯大林格勒》(2013年),票房总计6800万美元。制作成本最高的电影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烈日灼人2:碉堡要塞》(2011年),这部电影总共花费4500万美元,而最后票房却只有可怜的150万美元,仅为成本的三十分之一。
总体看来,俄罗斯电影不如苏联电影盈利多,目前俄罗斯电影产业的处境仍比较窘迫。每年,俄罗斯政府都大量拨款以支持电影产业的发展。2016年,俄罗斯官方的非营利组织“电影基金”给电影制作人共拨款28亿卢布,整一年间,制作人和导演从国家拿到了50亿卢布,然而呈现给观众的高质量影片仍屈指可数。
纵观近些年的俄罗斯电影,大部分卖座影片都偏向好莱坞审美,主要为动作片、灾难片、科幻片,如引进我国的《夺命地铁》《火海凌云》等,个别影片沿袭了法国和德国电影的风格。2015年,由安德烈·萨金塞夫导演的《利维坦》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使得一系列反映俄罗斯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电影进入观众视野,如青年导演尤里·贝科夫的《危楼愚夫》(2014年)等。
俄罗斯著名电影导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总经理卡连·沙赫纳扎罗夫曾在杜马演讲中这样说过:“如今电影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人们读书越来越少了,电影正在取代阅读。在飞机、火车、地铁上,所有人都在用手机看电影。但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俄罗斯在其中占据了什么位置?答案是:没占任何位置。与此同时,电影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思想影响力。在这场软实力的斗争中,我们输了……在艺术中必须得有思想体系的存在。”
昔日荣光已不可追,如今的俄罗斯电影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或许已经度过蹒跚学步的阶段,但如何用胶片承载俄罗斯思想,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长久命题。
作者:王其然
编辑:陆益峰 吴雨伦
责任编辑:宋琤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