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教学”赴英受重大关注 文化碰撞优劣各显

2015-08-11信息快讯网

“中式教学”赴英受重大关注 文化碰撞优劣各显-信息快讯网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第一集节目在英伦引发热议。纪录片在南部汉普郡博航特中学拍摄。BBC挑选5名分别教英语(精品课)、中文、数学、自然科学和体育的中国老师前往该校,与50名13至14岁的学生组成9年级“实验班”。

一个月的中式教学中,这些学生要像中国学生一样早晨7时到校,升国旗、做早操、打扫教室卫生、上晚自习,复制了中国中学生的校园生活。

在碰撞中反思教育

郑佳文:英国人为何把中国老师带进课堂呢?原因很简单,英国学生的成绩太差。2013年世界经合组织的报告中,英国学生的数学成绩只排在第26名,落后排名第一的上海学生大约3年。英国人立马决定到中国看看,了解中国学生的高分秘密。

王希怡:中外教育优劣比拼不是第一次,肯定也不是最后一次。前几年《时代》报道“虎妈”也激起围绕中美教育模式孰优孰劣的全民大讨论。

这些争论我感觉很难有一个服众结论,毕竟任何教育模式都不是完美的,中西方教育各有优劣性,全盘肯定或否定都不科学。

赵海建:尽管这是一个老话题,但这次面对面的对决很有新意。英国这几年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而在中国,许多家长又希望孩子能接受西式教育。尽管节目还没有播完,但已经足以让人们对两种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的反思。由于这是BBC的节目,不知道在镜头选取方面有没有立场偏向。从已播出的节目看来,“中式教育”似乎显得过于严谨,缺乏变通。

郑佳文:BBC出品的“中式教学”纪录片不能说不带任何歧视性的,它笼统地把一切中国因素移植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使得中式教学成为部分人眼中的笑柄,我认为这是不利于教学方式的交流的。

东西模式各有优势

王希怡:我认为,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势。中国“灌输式”传统教育,在基础知识教育方面其实有优势;西方“启发式”教育,则对人才的培养和发挥更有利。

赵海建:这次实验之所以让老师和学生都很抓狂,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班级制度的差异。英国推行小班教学,老师可以给学生更多个性化指导,学生上课的氛围较活跃。而中国由于资源有限,班级人数通常很多,老师无暇给学生更多细节化教育。所以,这次50人的实验班让很多学生不习惯。此外,英国教学不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只要学习好,就可以去学习高年级课程,而中国教学对每个孩子都采取统一的标准。

郑佳文:中国老师的教学方法遭到质疑,英国学生们抱怨老师让他们背公式、课堂上记大量笔记。但我认为,这才是提高英国学生成绩的关键。中国学校的教育方式,本来就是适应高考(精品课)制度而生。如果不背公式、不记笔记,那估计天才学生才能在考试得高分了。

不过,我也看到,有的同学很喜欢另类的中国课程,比如中文课、扇子舞和剪纸等;同样,也有学生很喜欢中式教学方式,记笔记、快速教授系统化的知识内容,快速的教学进度等,他们认为这样学习更有效率。

文化差异使然

郑佳文:中式教育在英国水土不服,其实一点不出乎意料,没有哪种教育方式能和培养它的社会土壤分开。

赵海建:存在即是合理,两种教学模式绵延至今,都是各自的社会文化使然。中国人一向重视教育,将其作为谋生和自我实现的捷径,所谓“学而优则仕”的观点深入人心。由此,与学习有关的行为都受到高度重视,比如尊敬老师以及遵守课堂记录等。而西方国家文化重视个性发展,体现在教育方面就是鼓励学生去探索而不是一味接受答案。

王希怡:对,中国千年儒家文化传承下来,尊师重道、集体主义等观念深入骨髓;西方人崇尚个性和平等,对个体的尊重被发挥到淋漓尽致。

这是不同的历史传承和社会文化所致,对错优劣有时很难说清,更加不能生搬硬套。

郑佳文:确实,这群老师将上课不准说话、尊重老师权威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规矩原汁原味搬到英国,怎么能指望英国孩子朝夕之间接受?

具体说,在中国,我们从小就被家长教导要听老师的话;中国历史上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师传统;因此,我们也明白为何上课说话会被老师“请”出教室。而英国学生从小被教的是挑战权威、独立思考那一套,他们又怎么能理解老师的这种教育方式呢?

应该取长补短

王希怡:但是类似这次BBC的教育交流活动还是很有好处的,这种交流碰撞能让我们不要把我们接受的教育模式当作唯一的理所当然,而是通过比较、借鉴、反思,取长补短。

赵海建:中英基础教育各有优势、各具特色,都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深入切实的交流和学习,真诚活跃的双向互动,对中英教育改革与发展都大有裨益。就像王老师说的,我们应取长补短。

王希怡:这次BBC开办“中国实验班”,还有之前美国《时代》周刊对中国“虎妈”的报道、前阵子英国政府“进口”中国数学教师等,我觉得从中最该学习的是外国人的“取经”意识。如果别人把“经”取走了,我们却沾沾自喜故步自封,而不懂得看看人家有什么长处,那么最终落后的肯定是我们。

郑佳文:从另一个角度说,这部纪录片也给中国教育改革带来又一个参考案例,相比英国式课堂,中国课堂过于严肃和高压,不妨学下英国课堂的宽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赵海建:很多年前,我们就已经提出了洋为中用的说法。英国学生看起来相对散漫,没有自主学习的欲望,但往往比中国孩子后发力量大。中国式教学也应该重视“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的传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其个性化发展。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