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经历过二战的世界文化遗产

2015-08-14信息快讯网

 

根据明信片、油画与回忆重建的华沙古城风景如画。 东方IC

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今年新当选的世界文化遗产;8月,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9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胜利70周年。

最近以来这几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件,其实有着天然的联系——不仅联合国本身就是二战的产物,而且在历年评选出来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其中一些深深地烙上了二战的印记:有的在战争中严重受损或被彻底摧毁,经历了浴火重生;有的因为种种原因得以在二战炮火中幸免于难;有的更是直接记录了法西斯的暴行和战争的残酷……这些都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

依靠回忆重建的华沙古城

颜色艳丽的老房子,色彩明快的教堂,再加上马蹄踩在石子路上敲出的清脆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华沙古城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中世纪气息。然而谁又能想到,这座古城其实很“新”,它被二战炮火彻底摧毁后,又经历了“重生”。

波兰,夹在德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战斗民族”国家之间,其国运注定会被增添悲剧色彩。作为波兰的首都,华沙在其700多年的历史中,数次遭遇战争的破坏,而后又数次重生,成为波兰命运的最好脚注。然而,华沙被破坏得最彻底、最严重的一次,正是在70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整个城市九成以上的建筑不复存在。要知道,即使是遭遇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和长崎,城中还有三成的建筑得以幸存。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拉开了二战欧洲战场的序幕。作为当时波兰的权力中心,华沙屡遭德国轰炸。一个月后,波兰沦陷,华沙被踩在了纳粹的铁蹄之下。1944年秋天,纳粹德国败局已定,华沙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也是最悲惨的时刻。1944年8月1日,在5万多名波兰军人的带领下,全体华沙市民走向街头,参加了反抗纳粹德国的战斗,史称“华沙起义”。63天后,起义军不敌装备精良的德军,“华沙起义”惨遭失败。在这场起义中,2万波兰军人和20万市民战死,其余数十万市民被德军强行驱逐出城,并被送往集中营。据称,此时华沙城内只剩下区区数百人。

不仅如此,希特勒还下令将整座城市炸毁。在将华沙市民送往集中营后,德军随后派来工程师把华沙全城划分成格子街区,每个格子都标了编号,然后德军工程兵就毫不疏漏地把所有的街区一个接着一个地焚烧、炸毁。这样将一座城市系统、彻底地摧毁,在二战乃至人类历史上,都十分罕见。所以当德军离开时,华沙,这座埋葬了肖邦等大师的名城,就只剩下楼宇的残骸,几乎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波兰诗人米沃什在其著名的诗歌《无名的城市》中写道:“波兰虽然解放了,可华沙却已是一片废墟。”

二战胜利后,波兰被划入了前苏联的势力范围。在对华沙的重建中,大部分建筑和城市规划都参照了苏联的模式,不过华沙古城是个例外。

早在二战前,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就将华沙古城的主要建筑、街区规划等进行了测绘。战争爆发后,他们把这些图纸资料都藏到了一个山洞中,幸运躲过了战火。此外,几乎所有幸存的华沙市民都行动起来,他们翻箱倒柜寻找战前拍摄的各种建筑图片,或者是一些老画册和明信片,老人们则开始回忆自己熟悉建筑的情况。

从1945年到1966年的21年间,华沙根据幸存的图纸、老旧的明信片、意大利画家的油画乃至全城民众的记忆,硬是把古城里的每一座房屋、每一条街道,都恢复成它们曾经的模样,甚至使用的砖瓦和涂料,都根据传统工艺制造而成。1980年,华沙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华沙古城的重生,不仅表明了波兰人保留传统文化的真切心情,更展现了波兰人对和平与安宁孜孜不断的追求。

兵家必争之地塔林的悲剧

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一处与华沙古城经历有些类似——塔林老城。塔林,爱沙尼亚首都,其实这两个名字对中国读者来说,都是有些陌生的,但在欧洲的历史上,塔林却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城市。

塔林的起源可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条顿骑士团在这里建造了一个城堡。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由于扼守着“欧洲十字路口”的绝佳地理位置,东欧的琥珀、北欧的原木、远东的宝石全都在此汇集,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商人到此寻觅商机,塔林逐渐成为汉萨联盟的一个重要贸易据点。塔林老城沿山而建,分为上城与下城,上城是上流社会、宗教阶层和封建权贵的聚集地,著名的托姆比亚城堡就坐落在此;下城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居住地,石板路两边全是琳琅的店铺。然而,正是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塔林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屡遭战火破坏。而破坏最严重的一次,也在二战期间。1940年7月22日,爱沙尼亚正式并入苏联。1941年7月德军占领爱沙尼亚,部分爱沙尼亚人视德军为“解放者”,并与其展开合作,还在纳粹党卫军中成立了一个爱沙尼亚师。由于与德国的合作,爱沙尼亚在二战后期遭到苏联的严厉惩罚,苏联空军密集轰炸了塔林,许多中世纪建筑毁于战火——塔林市政厅是波罗的海国家唯一的哥特式市政厅,位于老城中心的市政厅广场,其尖顶毁于1944年3月的轰炸中。

二战结束后,塔林老城开始了陆陆续续的重建过程——1950年,塔林市政厅的尖顶得以修复;上世纪80年代,在二战中几乎被彻底摧毁的圣尼古拉斯教堂重建……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塔林老城收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每年6月6日是塔林老城日,市民及游客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下,一边欣赏音乐、文化和艺术表演,一边体会中世纪塔林老城的韵味。只是其中有多少人知道,塔林老城那一段曲折的历史呢?

京都幸运躲过原子弹爆炸

数日前日本广岛和长崎高调纪念遭受原子弹爆炸70周年之际,拥有17处世界文化遗产的京都或许正暗自庆幸,因为这座历史名城差一点就成为美军原子弹袭击的首要目标。

1945年二战末期,由于日本拒不接受美英中三国提出的《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准备在本土决战,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但究竟该将原子弹投向哪些目标最为合适?杜鲁门责成军方成立了一个“临时委员会”负责此事。该委员会认为,投弹目标具备下列条件最为理想:一是具有完整的军事设施,二是能有效显示原子弹杀伤破坏效果。最后,“临时委员会”列出了京都、广岛和新潟为合适的打击目标。其中京都最为理想,因为它是日本的千年古都,是一座有着百万人口的城市,战时日本不少工业转移至此,此前未受严重的破坏,更重要的是,它的棋盘式城市格局能让技术人员清楚地判断原子弹的爆炸效果。

京都从公元794年至1868年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仿照中国唐朝时的都城长安和洛阳兴建,东西向和南北向的街道将京都划分成了一个个整齐的方块。而这样古老的城市格局,险些成为美军动用原子弹的最重要理由。京都最终没有遭受原爆厄运,得益于时任美军陆军部长史汀生的极力反对。史汀生认为,京都是日本的宗教和文化历史圣地,彻底毁掉它将使“日本人永远不会原谅美国”,战后管制将难以实施。他还跑到白宫要求杜鲁门总统亲自出面干预此事。由于史汀生的威望,杜鲁门只好与“临时委员会”协商,最后决定把京都删去,将小仓和长崎列入原子弹轰炸可供选择的目标。史汀生为何替京都“说话”?除了能使得美国在战后更容易掌控日本的战略考量外,他于1928至1929年任美国驻菲律宾总督期间访问过京都,或许那时京都众多的古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战中遭受的美军空袭次数比较少,又幸运躲过了原子弹,京都众多的佛庙、神社、城堡得以保存了下来。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的名义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了清水寺、二条城等知名景点。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