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汤圆吃出“海纳百川”的味道

2019-02-19信息快讯网

一碗汤圆吃出“海纳百川”的味道-信息快讯网

一碗汤圆吃出“海纳百川”的味道-信息快讯网

▲经典款的宁波汤圆小巧圆润,深受上海食客喜爱。本报记者王翔摄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汤圆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吃品”。元宵节的风俗从宋元时起就渐渐在中国各地扎根。如今,在上海这座城市,“一碗汤圆”就能吃出“海纳百川”的味道:经典款的宁波汤圆,圆润小巧;鲜鲜咸咸的鲜肉汤圆,据说是从安徽传来;上海本地的味道,是一头尖尖的菜肉汤圆……还有老字号里高大上的蟹黄鲜肉汤团,据说含养身功效的枣泥汤团……这两年,创新网红汤圆更是五花八门——大黄米汤圆、水果馅汤圆、水晶汤圆、炫彩汤圆等,已在各卖场速冻食品专区上架。

这些浮在碗里的各味汤圆,汇聚于上海,形成了独特的海派味道。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吃得到家乡的记忆,也品得出交融的味道。

10万只汤圆吃出少时的年味

到豫园看灯会吃汤圆是上海市民闹元宵的保留节目。元宵节前,豫园城隍庙老字号——宁波汤团店内的年味愈发浓郁。

昨天,天空飘着小雨,但宁波汤团店里仍是一座难求——店堂内挤得满满当当,外卖窗口前也排起了长龙。窗口店员告诉记者,上海人钟爱的甜味黑洋酥馅汤圆卖得最好,占到总销售量的六成以上。

“黑洋酥汤圆八个一碗,和我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今年55岁的市民陈阿姨为了吃上这口年味,一早就出门往城隍庙赶。她告诉记者,自己动迁前就住在附近的大兴街,小时候经济条件并不好,正月里就盼着吃碗黑洋酥馅的汤圆。那时候,为了让自己开心,父亲总是会匀出四个汤圆给她——那段记忆是陈阿姨心中最深的年味。

时光流逝,宁波汤团店里所有的汤圆始终都是人工包出来的——汤圆皮儿由三种面粉混合后加入煮熟的糯米,所以吃口糯中带韧;芝麻选取纯黑芝麻,而板油则是由店内的师傅一块块手工扳拆下来,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这份一丝不苟,大概就是宁波汤团店多年来一直受到大众喜爱的根本原因。根据往年数据,预计元宵节当天,这里的汤圆销量能够达到10万只。

三元一个的弄堂汤圆里有时光的味道

小到只有六张餐桌,坐落在川公路上的“利达汤团馄饨店”与周边有着历史故事的红砖小楼相比,朴素到不起眼,但它已经存在了近20年。时光里,弄堂里的家长里短和平凡生活中的一日三餐,让这个小店的味道丰富起来。

走过车水马龙的四川北路,听上去很“远”的川公路就在眼前。谈不上什么装修,小店还算干净。但就是这家在食客口中环境和服务都很一般的小店,到了饭点却是人山人海。在附近上班的孙君说,自己是这家店的老顾客了,这家什么都很一般的小店,唯一的优点就是用料实在,芝麻、豆沙、鲜肉、荠菜肉,统统3元钱一个。“我最喜欢的荠菜肉馅汤团,包得超大,收口处捏出一段小尾巴,煮开漂在碗里,特别解馋”。

“到了车站往后看,排队的地方就是汤团店。”许多食客表示,20年来,这家小店逢年过节也很少闭门休息,想不出吃什么的时候就会想到这家店。

“店里用的正宗水磨汤圆皮会做的略微厚实一些,一是为了软糯,二是为了能多放一些料进去。”问起元宵节的汤圆销量,小店店员并不在意。他告诉记者,店里平时就有汤团供应,元宵节前后只是多准备了存货,具体出售了多少汤圆,也没有特别计算过,“只要是店开着,客人来了总会有的吃”。


作者:本报记者 王翔
编辑:施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