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新时代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早在亚太经合组织2013年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对此作过论述,并强调“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深刻的革命,其方向目标、指导思想、出发点、落脚点等都是根本问题,比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改革开放事业成功的根本思想理论基础,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系统提出的9个“必须坚持”,是对改革开放的经验做出的科学系统总结,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须臾不可偏离的基本道理,是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的根本性问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得出的基本经验和结论,这些都不允许出现颠覆性错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为改革开放提供了鲜明的目标导向。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么不论如何改革、怎么开放,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结合,做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主权独立、长期引领世界发展的泱泱大国,因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大门之后,一步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救人民于水火,挽民族国家狂澜于既倒,各种力量、各种主义、各种道路和方案,包括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都走马灯似的轮番登场,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在严酷的历史面前,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支撑,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4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和伟大实践的过程,就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中国化、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正是由于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实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和有机结合,有效地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勃勃生机,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面对复杂形势和各种考验,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在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的同时,还必须始终警惕和防止否定改革开放、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和错误思潮。邓小平同志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更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同时又要以科学的态度,积极稳妥、蹄疾步稳,行稳致远,不犯颠覆性错误。
总之,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切实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引领和科学指导下,我们一定能保持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大好势头,确保新时代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