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制度红利(人民时评)
每当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刻,我们党总能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积弊,为经济发展释放制度红利,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论
现在推进改革,不仅注重顶层设计,更注重建立改革落实的传导机制,使得宏观层面释放的制度红利、政策红利可以转化为微观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近日,科创板征求意见稿细则出炉,允许“同股不同权”、五套差异化上市标准等规定,被认为是改革对科创企业的巨大制度包容。科创板如何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如何展现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经济的能力?人们对科创板的期待,也是对深化改革的期待,希望通过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犹记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在全国先行一步,邓小平同志说,“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一系列体制机制变革由此开始,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摆脱“姓资姓社”的桎梏,为市场经济发育创造土壤;建立经济特区,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从“双轨制”到“价格闯关”,从国有企业改革到建立宏观调控体系,每当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刻,我们党总能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积弊,为经济发展释放制度红利,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论。
注重用制度变革推动经济发展,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治理思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推出了1900多个改革方案,在增加体制机制活力的同时,为我国发展打开了新空间、提供了新动力。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断厘清、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简政放权深入推进、负面清单逐步建立,市场准入范围越来越大、新增市场主体越来越多;雄安新区规划发布、京津冀一体化格局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升格为国家战略,一系列“纵横当有凌云笔”的改革整合区域发展优势……以制度创新为支点的改革杠杆,依然持续、强劲而有力。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固然会伴随外部压力和内部阵痛,但就像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历的那样,每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总可以通过深化改革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
今天,当120家中国企业已跻身世界500强,当阿里、腾讯等企业已成世界互联网企业的佼佼者,我们有理由坚信:通过改革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是发展之所需,是繁荣之所系,也是信心之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的决心牢不可破。过去这一年,坚持以“破、立、降”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供给结构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通过完善处置“僵尸”企业的制度体系,一大批“散乱污”企业出清,工业产能利用率稳中有升。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了经济转型的关键,找到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支点,通过解决结构性的矛盾,可以更好地应对周期性的问题;通过把握长期大势,可以更好地认识当前形势。
当然,现在推进改革,不仅注重顶层设计,更注重建立改革落实的传导机制,使得宏观层面释放的制度红利、政策红利可以转化为微观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去年底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目的就是要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拆除各色“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到力度空前的减税,财政、税收、金融领域已经推出堪称史上最大的政策包,只要这些措施能不打折扣落实,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力与创造潜力将会进一步迸发。
前些天,工信部称5G商用终端有望今年年中面世。这也让人感慨:从2G、3G到4G、5G,我们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恰似今天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螺旋上升的缩影。如果说5G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那么改革则将一如既往成为承载中国不断向前迈进的基石。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制度红利,中国经济必定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