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吟咏项羽的诗文,不可胜数。因为诗人眼光、格局、境界的不同,便有了迥然不同的思考和吟咏。

至今思项羽-LMLPHP

去宿迁,不能不去“项王故里”。与很多当今的人文景观一样,“项王故里”的雕塑、建筑,大多为后来复建,只有那棵苍劲葱郁的老槐树,相传为项羽当年手植。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堪称“树神”。当地居民也确实是将之视作“神”的,周围栏杆上挂满了祈福的红绸带。“故里”还有值得观赏玩味的,大概就是那条碑刻长廊了。古今吟咏项羽的诗文,不可胜数,长廊只是展示了其中一部分。

且看第一块碑。刻的是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不知将杜牧诗放在第一首,是按照年代顺序,还是因墨迹为一位重量级的人物题写?且不论。当年项羽被刘邦大军包围,败退到乌江边时,项羽并非只有一条选项:拔剑自刎。他还可以选择逃生,然后再卷土重来。因为,乌江亭长已经为他准备了渡江的小船。因此杜牧认为大丈夫能屈能伸,他应该渡河回到江东,然后再谋划与刘邦对决。

但王安石不这么认为,他在《题乌江亭》诗中写道:“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显然,王安石的思考深度要远超杜牧。观察当时项羽处境,即使回到江东,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乎?因为,经过连年征战,跟随项王的江东子弟,已经疲惫不堪、无心无力再战。更为重要的是,项羽是以诛杀暴秦而起家,但大军所过,却屡屡滥杀无辜,导致民心丧失,重蹈暴秦覆辙。《史记》记载他攻襄城:“已拔(攻克),皆阬(坑)之。”项羽在最后时刻,仍未意识到这一点,“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项羽将失败归结为天不助我,运气不好,只能进一步昭示:“卷土重来”,绝无可能。天意亡楚,“用兵之罪”应是其中之一。政治家王安石显然看到了这一点,他的判断无疑更符合历史的大势。应该说,在败退乌江的最后时刻,项王内心柔软的那一面,闪射出耀眼的光芒。他看到了持续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戎马生于郊”的苦难,看到了跟随他杀戮的江东子弟流血倒伏的惨状……他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用一颗自己的头颅换取战争的结束,顺应大势,顺应民心,则是他最为人称道的一面。正如李清照的诗赞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的盖世英雄,虽败犹荣,也因此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歌吟不尽的题材。

此外,我想,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应该为千古美人虞姬重重地记上一笔。在项羽优柔寡断,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时,虞姬拔剑起舞,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卑妾何聊生?”她用那把利刃割断了项王难舍的牵挂,坚定了项王最后的决断。她的“壮举”真的是让后人永远缅怀啊!美人多柔情,常见;如再辅之以豪情、大义,那就是绝世佳人了。那部叫《霸王别姬》的电影,应该改名为《姬别霸王》才对。

重述这段几乎人人皆知的小故事,为的是最后一句话:诗人在面对同一题材时,因为其眼光、格局、境界的不同,而有迥然不同的思考和吟咏。高下立见。

01-21 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