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上海两会,各种“高大上”的话题之外,教育等民生的一枝一叶总是备受关注。

两会快评|诗和远方,从娃娃抓起-LMLPHP

图片来源:东方IC

市人大代表蔡金萍是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她讲了一个故事:上海一所小学要举行校庆活动,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孩子们排了一部剧,分别担任校长、老师等角色。孩子们演出后非常激动,感叹:“没想到我们学校有100多年历史,太有趣了!”这种通过美育获得的切身体验和感悟,相信在孩子一生中都会留下美好的印记。

蔡金萍的故事引起了同组市人大代表江晨的共鸣。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有一天她惊喜地发现,读小学的儿子居然能从旋律中听出,是来自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选段。一问才知道,原来儿子所就读的小学音乐课上,老师为学生们播放了音乐教材拓展的世界名曲选段,并做了深入浅出的评析。

除了语数外,诗和远方的种子也要从娃娃播撒起。有趣的是,在谈及美育重要性的同时,市人大代表们不约而同地表态:美育重要并不表示就要“一刀切”,加入考试。这种“表态”,在政协委员中也有类似声音。市政协常委、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中心)总校长卢慧文展示了一段视频,说的是一名学生在聆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忙着抄板书,而是听得泪流满面。“当时,这位学生肯定不是因为要考试而入迷,他是被触动了。我在想,这门课是否可以给他打100分。”

如今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等,长久以前,智者早已意识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认为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促进人的自然天性,即自由、理性和善良的全面发展。

但是在考试的指挥棒下,课表被各种“主科”占据。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原本的“副科”一旦被加入考试科目,对分数孜孜以求的家长和学生们,又被迫在满满当当的日程表中,挤入了新的补课计划。原本的改革初衷,被异化为更加沉重的负担。

要走出“一考就灵”、唯分数论的怪圈,需要在家长、学校、社会上形成共识,教育不仅有眼下的“鸡娃”,还要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在艺术熏陶中、在户外奔跑里,让孩子们学习着并快乐着。

宋宁华/文

01-27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