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惊蛰。春雷始鸣,布谷催耕,盛会如约而至。
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300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人民大会堂,这里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2020年,“十三五”圆满收官。2021年,“十四五”即将开启。中国已经实现的和即将开启的发展目标,更令世界关注。
图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网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2020年,非同寻常,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事实上,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设定的减贫目标。
诚如舆论评价,中国立足国情,把握减贫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仍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为世界在21世纪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树立了榜样,中国减贫经验“具有全球意义”。
迄今,全球疫情阴霾尚未散去,在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确定性;其间蕴含的“中国智慧”,更让人们对未来、对人类命运多了一份信心。
2021年,“十四五”即将开启,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蓝图,一个既定目标是——现代化。
历经上下五千年艰难跋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不曾断流。中国,既古老又青春,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她将致力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化,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出现的“现代化”,令人印象深刻。
朱国萍,一位来自基层社区的全国人大代表,长期担任“小巷总理”。今天,聆听了大国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她想说的是——中国崛起、民族复兴,每个人都要有大国公民的“精气神”,公民素养现代化,法治建设很重要。去年,面对疫情突袭,全国人大、地方人大迅速出台依法防控相关决定,以法治抗击疫情,以法治捍卫公共安全,以法治保障生命健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日起,民法典实施。民法典,权利宣言,万法之母,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充分保障公民权益更具里程碑意义。
从“奔小康”到“现代化”,让这位“小巷总理”更加确信——我们有幸成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建设的见证者亲历者,无论个人、家庭、社区还是社会,有挑战更有机遇,现代化的道路越走越顺畅,生活越来越幸福,是初心,更是使命必达的目标。
今天,还想说一个细节。三月,就是“两会时间”,人们习惯了这个时间表。2020年,疫情突袭,全国两会迟到了。记得一位医生朋友说,人们判断社会生活是否恢复了正常,有两个重要标志——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全国两会召开了——这是普通人的“两会感受”,却也是一种认同,是人民对国家政治制度的价值认同。其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来都不是空泛的,而是在点滴之间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2021年,全国两会没有迟到,“中国智慧”再次点亮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新前景。
2021年,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开启新征程。
惊蛰日,物初候,桃始华。春华秋实,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有你有我!
首席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