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因为他们-LMLPHP

图说:林忠钦校长 记者 孙中钦 摄

讯(记者 易蓉)“事业成功的取得,往往在于对舒适现状的‘不安分’、对阶段成绩的‘不满足’。当今时代,我们国家的很多行业都亟需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转变,希望同学们都能放眼世界,勇攀高峰,始终朝着心之所向,一往无前,成为各自所在领域的全球领跑者。”上海交通大学3400余名毕业生获得研究生学位,今天上午迎来毕业典礼,上海交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嘱咐毕业生,“走出交大,就要勇担使命。”

“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毕业典礼上,当一位位赴中西部国家关键领域重点单位和基层就业、强军计划毕业研究生的名字出现在大屏上,掌声响起,一直持续到副校长王伟明将名单宣读完毕。

上海交大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因为他们-LMLPHP

图说:航空航天学院博士毕业生、航天员聂海胜以视频方式分享感悟

航空航天学院博士毕业生、航天员聂海胜以视频方式分享感悟——通过在交大的求学生涯,自己实现了从专业型、实践型航天员向研究型、学术型航天员的转变,未来更加有信心、有底气去迎接祖国交付的任务。聂海胜勉励大家顺应时代需求,积极接受祖国的挑选,并始终保持脚踏实地、执着向前的精气神,披荆斩棘,顽强拼搏,笃定前行,去拥抱属于自己的梦想与成就。

今年有15篇论文获评上海交大2020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0篇论文获评上海交大2020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这些论文涉及众多研究领域,聚焦学术最前沿。

毕业典礼上,研究生毕业生为母校献上一份礼物——由毕业生创意、设计,以2021届毕业生就业去向为底图的绕线画,每一颗螺丝钉都代表交大人扎根奋斗的信念,每一股丝线都是毕业生和母校间的丝丝牵挂,寓意着2021届毕业生们带着母校习得的知识与力量,传承母校红色基因,从交大启程奔赴祖国的山河大海,秉持赤子之心,扎根祖国大地,书写青春华章。

母校同样也为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纪念品:以交大红为主色调并绣有学校LOGO的博士学位服披肩,由交大红、交大蓝细绳编制而成的学位帽流苏。此外,在交大即将迎来建校125周年之际,学校为全体毕业生准备了校庆喜饼,与大家共享喜悦。

延伸阅读 林忠钦院士在毕业典礼上的寄语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交大校园,共同庆祝大家的顺利毕业。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一路帮助你们成长的老师和家长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大家不仅收获了知识和能力,也经历了淬炼和成长,更加具有责任心和担当意识。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大家都亲历了前所未有的抗疫大战,也见证了国家在遭受严重冲击之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取得了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载入史册的成绩。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立足我们伟大的国家,我们比以往更有理由坚定自信,更有底气自立自强。在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你们顺利完成学业,走向广阔的人生舞台,可以说既学有所成,也大有可为,既生逢其时,更重任在肩。

同学们,责任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你们入学第一课的主题是“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毕业远航之际,希望你们牢记“走出交大,就要勇担使命”。使命是人生航行的方向指引和动力源泉,也是能无惧风浪的压舱之石。希望你们勇担报效祖国的使命,成为有使命感的交大人。

第一,勇担使命就要敢为人先,做追求卓越的领跑者。敢闯才能胜,爱拼才会赢。担得起使命,就要有开拓进取、挑战高峰的非凡勇气。要培养前瞻性的思维并付诸行动,锚定目标、不懈攀登,在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引领行业和时代的发展。

我校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1989届校友曾毓群就是一位追求卓越的领跑者。曾毓群毕业后,在技术岗位刻苦钻研十年,历练了出色的专业能力,成长为公司最年轻的工程总监。随后,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力,先后两次创业,2011年在自己的家乡,成立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公司,致力于生产安全、高效、高性价比的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电池寿命、快速充电等方面不断攻克难题,取得重要突破,逐步成为行业的全球领头羊。谈到公司的创新使命,曾毓群说:“在本行业中把工作做到世界第一,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曾毓群取得卓著的成就,离不开他以科技挑战未来、科技改变世界的理想信念,更离不开他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领跑”精神。

敢为常人所不敢为,方能为常人所不能为。事业成功的取得,往往在于对舒适现状的“不安分”、对阶段成绩的“不满足”。当今时代,我们国家的很多行业都亟需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转变,希望同学们都能放眼世界,勇攀高峰,始终朝着心之所向,一往无前,成为各自所在领域的全球领跑者。

第二,勇担使命就要冲在一线,做扎根基层的实干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担当好使命,就要冲在一线、干在实处,把所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和力量,把人生之根和事业之根深扎在祖国大地上。

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孔海南、王欣泽就是这个时代的实干者。十几年前,云南洱海水质恶化,出现多次藻华现象。孔海南教授主动请缨,带领团队从东海之滨奔赴西南边陲,投身“洱海保卫战”。十多年来,他们不畏艰苦,把实验室建在农户家里,完成了多个重大项目的研究;他们脚踏实地,对2500多平方公里流域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和分析,形成了湖泊环境与绿色发展相协调的科学治湖模式;他们扎根洱海,用自己的坚持重现了大理“母亲湖”的风采,守护了洱海的水清岸碧。孔海南教授常说:“中国还有很多像洱海一样的地区需要我们投身建设,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如今,在交大校园里,云南大理州赠予的滇樱花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如霞似火地绽放,象征着跨越千里的山海情谊和交大人的务实精神。

古今成事皆实干。同学们,实干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勇担使命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需要大家冲在一线,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希望你们能够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实干笃行和锲而不舍,征服你们人生航程的星辰大海。

第三,勇担使命就要坚守初心,做矢志报国的奋斗者。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不负使命,就要心怀家国、知重负重,不忘报国之心,树立强国之志,在融入“大我”中成就“小我”,在贡献国家中实现人生价值。

我校1951届校友、飞机设计专家顾诵芬院士就是一位爱国奋斗者。少年时代的顾诵芬在目睹日机轰炸之后,深切感慨:“没有航空力量的话,咱们国家就要一直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由此立下航空报国之宏愿。毕业后,他远赴东北参与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当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我国领空面临严峻威胁,急需一种“爬得快、看得远、留空时间长”的战机,顾诵芬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打破外国的技术封锁。为了解决机身在跨声速时的抖振问题,他不顾个人安危和他人反对,三次乘机上天近距离观察飞机气流情况,确保了歼8战机成功研制,实现了我国战斗机从一代向二代的跨越,有力地捍卫了国家领空主权。时至今日,已经九十高龄的顾诵芬仍然心系祖国航空事业,为国产飞机设计制造鞠躬尽瘁,用一生来实现航空报国之使命。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顾诵芬学长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正是因为他心怀“国之大者”,始终为国为民,不畏艰难险阻,用奋斗践行自己的使命担当。我们国家正是因为有了像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王振义、黄旭华、顾诵芬这样一批又一批杰出的时代贡献者,不负历史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交大人的使命薪火相传,今年,在你们当中就有293人投身国防科技单位,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够像学长们一样,成为国家发展最重要的战略力量,建功立业,铸就国之重器!

同学们,百廿交大因图强而生,历代交大人以兴邦为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始终不变的是报效祖国的使命。你们代表着交大的新生力量,理应继承交大人坚定的信念、进取的精神、务实的作风,让具有“使命感”成为你们最鲜明的标识。希望你们敢为人先,胸怀高远追求走出校门;冲在一线,以实干担当行走远方;坚守初心,始终牢记自己为什么出发,激扬青春的风采,做出属于自己的时代贡献!

同学们,你们是交大最年轻的研究生校友,无论你们身在何处,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交大始终是你们的精神家园!最后,祝愿大家鹏程万里、前程似锦,终成国之栋梁!谢谢!

03-27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