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得最多的艺展馆,是闵行的蔡兵美术馆。我爱看蔡先生的画,每看必有收获。去多了,蔡先生的画就在我眼前交织,融成一幅长卷,教我温故知新。

形象的“四史”-LMLPHP

《黎明前的喜讯》

《曙光》是我看到的最早反映建党大业的杰作。这幅木版画作于1971年。和许多同题材的画不同,它的背景不是人人皆知的法租界树德里3号一大会址,画中人也不是各地来沪的13位一大代表,而是一艘客货轮甲板,毛泽东正在黄浦江上,向大众宣讲真理。

一看这画,人们就会想起:1921年夏天,青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何叔衡,从湘江码头出发,乘船来上海参加一大。画面上惟一戴眼镜的那位,应该就是何叔衡;而聚在毛泽东身边的,更多的是工农。船已近十六铺,海关大钟隐约可见。风雨如晦的黄浦江上,毛泽东划亮火柴,即将点燃纸烟。就在这一瞬,火光划破夜色,照亮众人……蔡先生以这一掬意味深长的火光,留住了一页历史。

描绘另一页历史,蔡先生也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角,这就是《黎明前的喜讯》。人们熟悉的“解放”,大多是市民涌上街头、载歌载舞、欢迎大军入城,但蔡先生刻画的,却是南京路一弄堂口的市景:路灯齐亮的夜晚,工人、学生、教师、黄包车夫、报童……聚观一份公告,无不喜上眉梢。值得注意的是,画面上那份振奋人心的公告,题目是《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命令》。七条命令之后,是“总司令朱德”的签名。这是又一个历史细节,不是每个画家都能抓住的;又有多少上海人知道,解放前上海街头出现过这样的公告呢?

蔡先生生于1943年,做过工、当过兵,也是“红旗下的一代”。他15岁进厂当学徒,参军后又回工厂,青春伴着机器声,使他一辈子钟情于工厂。所以后来当历史给予际遇时,他选择回报的首选场景,就是工厂车间。

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上海曾组织一批画家进行创作。蔡兵接到通知,第一决定就是“画工厂”。他去了“老闵行”几家大厂。当时,第一台12.5万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组刚诞生,用的全是我国首创的世界新技术。蔡兵在那里废寝忘食十几天,完成了套色木版画《会战》。这幅画不仅被布置在尼克松下榻的宾馆,还被国家美术馆收藏,成为中国驻外16个使馆的布置画。一幅木版画,既刻下新中国建设史上一项重大成就,又为中美外交史刻下一个“上海细节”,弥足珍贵。

1976年10月,十年内乱终告结束。这是中国又一非凡时刻,蔡兵再次用画笔记下了这一时刻。那天下午他接到北京长途,说次日全国要举行群众庆祝游行,人民日报要出美术专版,请蔡兵把上海的盛况画成速写寄给他们。这电话使蔡兵通宵未眠。他连夜选定“制高点”——上海大厦楼顶,翌晨一早就赶到那里,先画好外滩建筑和黄浦江。上午10点后,游行队伍潮水般涌来,蔡兵的心潮也澎湃起来,他屏住呼吸,仅用十多分钟就画好初稿,回去稍作补充,即赶往民航售票处,以航空急件寄出这一真正的“速写”。第二天,人民日报画刊发表,左上角是著名画家邵宇画的天安门广场大游行,右上角就是蔡兵送去的这幅上海外滩大游行速写。

改革开放后,蔡先生意兴勃发,创作更加旺盛。他画中国、画海外,画城市、画乡村,画浦西、画浦东……对于浦东,蔡先生尤其热情奔涌,他用一年多时间创作版画《现代清明上河图——浦东乐章》,画长15.52米,全“曲”分四“乐章”。在他看来,当年的《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记忆汴河风土人情,而这幅长卷,则是一部上海腾飞交响乐,凝结了无数人汗水,更蕴含几代人的希望。

蔡先生爱他的故土。他把毕生创作的优秀作品,连同珍贵藏品等四千多件,全部捐赠居住地闵行区人民政府。闵行区数届领导接力承当,建成了“蔡兵美术馆”。这是闵行第一座以个人姓氏命名的公立美术馆,地处梅陇镇伟业路西侧,和美清静、素朴高雅。这里已成为大众艺术的滋养地,也成了我看画读史的又一课堂。

04-13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