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佟瑞欣:演完《牛虻》,我的又一个梦想实现了-LMLPHP

图说:话剧《牛虻》舞台上的佟瑞欣  祖忠人摄 下同

“感谢牛犇老师,梁波罗老师,达式常老师,乔榛老师,严永喧老师,崔杰老师,马冠英老师,王诗愧老师,龚雪老师,濮存昕老师,刘风兄,张国强兄,还有许许多多顶着大风,穿过大半个城市来看我演出的观众。”在美琪大戏院完成话剧《牛虻》在上海的第一场演出四个小时后,演员佟瑞欣在今天凌晨两点激动地晚报给发来了当晚演出台前幕后的照片,分享他的兴奋和幸福。作为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作为业已成名的影视演员,佟瑞欣回归舞台十年了,陆续演过《哈姆雷特》《雷雨》等10部话剧,但就唯独没演过一直梦想的《牛虻》,“谢谢大家到剧场来见证我实现梦想。尤其,达式常老师上台为我献花勉励我,令我诚惶诚恐。我还会,继续努力的。”

演《牛虻》,做了一个英雄梦

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长篇小说《牛虻》1897年在英国出版,在本国文学界一直默默无闻。但在我国自1953年翻译出版后,发行量达100多万册,是当年中国最畅销的翻译小说,成为一代人记忆里非常重要的一部文学著作。

名著改编影视、舞台作品很寻常,国内最近一次对《牛虻》的改编,已经是15年前上话的版本。因此,受静安现代戏剧谷之邀,于4月30日至5月2日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的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版话剧《牛虻》,显得尤为珍贵。这个版本已于3月26日在广州率先首演,观众口碑爆棚,昨晚在美琪,观众一样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的喜爱。但整个舞台上下,最爱这个角色要数主演佟瑞欣本人。

专访丨佟瑞欣:演完《牛虻》,我的又一个梦想实现了-LMLPHP

图说:《牛虻》演出照

70年代,初到上海的佟瑞欣第一次在哥哥的宿舍里读到了小说《牛虻》,当时还在念中学的他对主角懵懂的印象就是“英雄”。1980版俄罗斯电视电影《牛虻》让这种印象更具体,主角那道贯穿左脸的伤疤,是他从单纯青年亚瑟向革命英雄牛虻转变的重要标志,成为那个时代年轻男孩心中“帅气”的定义。佟瑞欣说,不同时代,人们对“英雄”的定义或有不同,但“向往英雄”的情怀却是始终未变的,“这道疤,像一个戏剧的种子,始终长在我的心坎里。”

跟达式常,研读剧本两三月

“几年前,我和王筱頔导演在上海见面,聊得很投缘,彼此都很想和对方合作,她问我‘还有什么想演的角色’,我当时陆续演过《哈姆雷特》《雷雨》等10部话剧,但就唯独没演过一直梦想的《牛虻》,就提了起来。”本以为只是一场闲聊,却被王导放在了心上。“隔了一段时间,我们俩电话沟通别的工作,那天刚好是作者伏尼契生日,王导突然说‘要不咱俩把这事儿做了吧’”。就这样,广话版《牛虻》诞生了。

专访丨佟瑞欣:演完《牛虻》,我的又一个梦想实现了-LMLPHP

图说:话剧《牛虻》演出照

几年来,佟瑞欣的枕边一直放着小说《牛虻》原著。但要在舞台上同时呈现天真无邪的少年亚瑟和嫉恶如仇的中年列瓦雷士,他深知对已经五十多岁的自己并不容易。正式出发到广州排练之前,他不仅早早烫好了头发,还向上影演员剧团的老前辈达式常请教了很多技巧,两人一起研读小说和剧本两三个月。

专访丨佟瑞欣:演完《牛虻》,我的又一个梦想实现了-LMLPHP

图说:主创团队合影

今年已81岁高龄、鲜少露面的达式常之前悄悄坐火车去广州为佟瑞欣助阵,昨天又早早来到了后台,他说:“这也是我的梦想,他帮我实现了。”据了解,佟瑞欣本有意邀请达式常出演‘父亲’蒙泰尼里,但对艺术要求很高的达式常,在认真考虑后,因自觉力不从心,婉言推辞了演出邀请。但他用另一种更让人感动的方式默默关注、支持着剧团后辈。

遍体鳞伤,找到跟角色的共通点

活跃荧屏超过30年,佟瑞欣演过琼瑶剧中的小生,演过军人和法官,演过毛泽东主席,但当他带着明星光环回到舞台,以实力和人气把观众席填满,他却说自己在创作一个角色时,并不会考虑太多观众的感受,“我更享受投入地排练,享受忘我地演出。”

专访丨佟瑞欣:演完《牛虻》,我的又一个梦想实现了-LMLPHP

图说:话剧《牛虻》受观众欢迎

这一次,排练过程当中亚瑟有大量的形体和奔跑动作,回到房间时,佟瑞欣经常会发现自己遍体鳞伤,不是胳膊疼就是腰疼,“在广州的9场演出,我每天身上至少要贴上七八块膏药,多的时候要十几块,但这会让我想到戏中列瓦雷士对自己的描写,‘我这被草率修补起来的残破躯体,凡是能被打碎的都打碎了’。这句台词使我和角色找到了一点共通点。从亚瑟成为了列瓦雷士遍体鳞伤的牛虻之后,内心和肉体上所承受的痛苦,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巧合。”讲这话时候,作为一个演员,佟瑞欣的眼角眉梢写着幸福。

05-01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