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胡晓军的微信:“下午好!去年投了一篇《有象大如米》,可能因为内容或篇幅不太适合,让你为难,我现在转而投向其他报刊了,特告!请原谅!”“一位老编辑多次让我写得短点。我一直超标让他为难。下次我要控制在1200至1500字之间。”

读者·作者·编者 | 杨晓晖:才子的清淡-LMLPHP

感慨而惭愧,应该请他原谅的是我。《有象大如米》是长了点,但写小虫子世界生动有趣,一直犹豫怎么下手删短,时间就拖久了。一定是胡晓军来不及应付稿约,就这样处理了,同时却体谅编辑说:“投向其他报刊。”

另一位浙江作家周华诚也是如此风格,明明文笔这样好,却偏偏谦逊低调。他从不在微信中发稿给我,总是发邮件,也不在手机中告知他在邮箱中发了文章。不疾不徐的样子,投稿也像他跟父亲学种田那样自然而然。他的长发扎起小辫,却丝毫没有艺术家的“装”。四月,他的三本新书在上海搞活动,还是别人告诉我的。有年轻作者写稿过于急功近利,我就对他说:“你去看看周华诚的文章,也是年轻作家,你学学人家的叙述节奏。”他不为所动,连我说的人名都未问仔细。我在心里悄悄地对那位狂妄者说:“你完了。”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夜光杯要推几位作家倡导读书的视频。我跟叶辛老师打电话,他一口答应了。因为几天以后他要出差去外地,他说第二天就去拍视频。“叶老师啊,您身边有没有会拍视频的年轻人呢?”“我老伴就会拍!她已经拍过好几次了。”有点惊到了。记得叶辛老师的夫人姓王,端丽娇小的王老师,也曾是一位知青。他们是插队时认识的。他不说我太太,不说我夫人,而说“我老伴”。那三个字,使我感动而感慨。

任何职业都有一个磨砺修养的问题,编辑工作亦是如此。记得令你感怀的、尊敬的、受启迪的,你就会对那些急躁的、功利的、狭隘的行径宽容以怀。当阳光普照大地之时,阴影就没有了。才子们的清淡脱俗,那就是我们头脑中的阳光。

05-03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