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同济大学年均授予博士学位近800人-LMLPHP

讯(记者 张炯强)“学术先锋”郑雪莹、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的张文津、热爱生命科学基础科研的陈御、已走过全国120余个村落的初松峰、带领车队征战国际赛场的金达、致力于为肿瘤治疗提出新型解决方案的吴交交……在近日“同济大学2021年追求卓越学生奖”初评答辩会上,一位位同济大学在读博士生、硕士生现场展示的一张张学术成绩单格外亮眼。

近5年来,同济大学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科技攻关等重大科研项目几乎都有研究生参与其中;全校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约七成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完成;大量科研获奖成果中都凝结着研究生的贡献。近5年,同济大学年均授予博士学位近800人,人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超过3篇。研究生已成为同济大学科研创新队伍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恢复研究生教育40年来,同济大学已累计授予博士学位近11000人、授予硕士学位超过83000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做客同济高等讲堂,为师生作了专题讲座。他向师生们介绍了近年来民航最新发展成果及未来智慧发展蓝图,欢迎有志于此的同济师生投身民航事业。近一年来,分别做客同济高等讲堂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著名芭蕾舞表演艺术家谭元元等。

开设同济高等讲堂,是同济大学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又一重要举措。自2018年秋季学期起,同济大学在研究生必修环节增加了“同济高等讲堂”的学分要求。讲堂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养”“学术素养”“职业素养”三个模块,邀请党政教育领域精英、学术大家、企业家为研究生现场授课,分享治学经验,旨在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学术能力与综合素养。同济大学建成了“中国道路”“工程伦理”“交通运输与人类文明”等一批具有同济特色的研究生或本研贯通课程思政示范课、示范专业课程链,由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专业课程链、示范专业向公共基础课、学术前沿课全覆盖。

同济大学还将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升级为“中期综合考核”。中期综合考核内容分为4个部分,即思想品德和学术诚信、课程学习、学术素养和学位论文中期进展。4个部分中任何一部分成绩为“不通过”,均记录为“不通过”。

在不久前召开的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会议上,表彰了同济大学首届10个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10个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旨在进一步选树一批在研究生思想引领、学术研究、创新实践等研究生培养方面表现突出的导学团队,更好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

05-08 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