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消费城市|哈尔滨里卖点心也是技术活,老字号已经“满血复活”-LMLPHP

图说:从店内排到店外是上海哈尔滨食品厂的日常 记者 陈梦泽 摄

淮海中路有一家老字号,让人闭着眼睛也能找到。距离它还有十来米,就会闻到黄油香,越往前越浓郁,那就是哈尔滨食品。刚到门口,一时还走不进去,有心急的顾客捧着刚到手的蝴蝶酥,站在外面吃了起来。五一假期,哈尔滨食品人气高涨,产品热销。5月5日,记者换上蓝色长袖衬衫,扎上深蓝色的头巾,体验了一天柜台后的营业员工作。递过一袋袋的甜蜜点心,也是传递一份份幸福味道。

打造国际消费城市|哈尔滨里卖点心也是技术活,老字号已经“满血复活”-LMLPHP

图说:店员正将蝴蝶酥送进烤箱

做满12小时,蹲下起立400次

哈尔滨食品店里有两条队伍,一条是现烤蝴蝶酥的玻璃房前,一条是摆着几十种特色点心的零售柜台,一字摆开的四台电子秤背后,站着四位营业员,“师傅”郝明霞就在其中。

换上工装,站到柜台后,郝明霞开始手把手教记者:“右手先戴上一次性手套,左手取纸袋子,再用右手撑开,顾客要什么,你就给称什么,蝴蝶酥、杏桃排卖得最快,要及时补货。”

称分量和包装也是技术活,几十个产品的单价在收银屏幕的第几页、哪个位置,她全都熟记于心,轻点几下就能找到。纸袋子的收口有专门的手法,她拿出一个空袋子演示给记者看:拉平袋口,左右交叠,再把尖尖角折进去,一袋挺括的点心就装好了。最后要装进马卡龙色的提袋里,再递给顾客。

打造国际消费城市|哈尔滨里卖点心也是技术活,老字号已经“满血复活”-LMLPHP

图说:记者张钰芸(右)正为顾客挑选的商品称重装袋

一套教学流程下来,记者在“师傅”的协助下“上岗”了。戴好一次性手套,抓起一只纸袋,面对的第一位顾客是老爷叔。“爷叔要称点什么?”“一斤蝴蝶酥,25元沙琪玛。”记者弯下身,往一个个格子里找,装袋之后还要称分量,沙琪玛只有20元钱,再往里补了三块。

送走了老爷叔,又来了小姑娘。手忙脚乱地脱下接触过POS机的手套,记者再套上新的手套。“一斤杏桃排,一斤抹茶蝴蝶酥,再给我称点苔条。”这次记者索性蹲下来,往纸袋里装点心。装好一包,称一次分量,就这样上上下下了三四回。如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做满一整天,蹲下起立的动作大约要做400次。

顾客一位接着一位,别看只是在柜台后上下腾挪,但没多久,记者就出了一身汗,就连手套也有些黏连。“我们这里是比较热,旁边就是现烤蝴蝶酥的炉子,再加上打开门做生意,所以空调的作用也不大。”在哈尔滨食品工作了22年的郝明霞早已习惯,她告诉记者,除了快速地给顾客称好点心,还要瞅着空隙及时补货。“每个格子里都加到饱满,顾客看上去也舒服。一天下来,大概要加个几十次吧。”

恢复能力强,销售额同比有增长

相比2、3月的冷清,进入5月的哈尔滨食品已经基本恢复到了往日的客流。哈尔滨食品厂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茯林介绍,五一假期叠加“五五购物节”,哈尔滨也做了点促销,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了15%,其中这家总店的单日销售额最高达到了8万元。

郝明霞记得很清楚,尽管疫情期间,店铺没有关过门,但来买点心的市民确实是少了,门口的长队更是无影无踪。“时不时会有顾客来买,有的人觉得来一次不容易,会买好几种,但确实生意淡下来了,有时候我们站在柜台后面没事做。”

曾茯林说,往年春节是销售旺季,公司备足了货源,准备在春节大干一场。没想到大年夜这天,淮海路上的人一下子没了, 销售遭遇断崖式的下滑。“这样的情况维持了三天,我开始担心了。我们的西点只有45天保质期,这么多库存怎么办?”

一方面调整生产计划,另一方面发动门店打折促销。老字号的恢复能力真的很强,2月中下旬,库存压力基本没有了。等到4月,哈尔滨食品的销售额已经和去年同期持平。“老店的销售恢复了八九成,像淮海店的销售额即便在疫情还比较紧张的2月,也能做到两三万一天,然后逐步回升。再加上我们去年开的新店,所以总盘子拉平了。”

疫情期间,哈尔滨还推出了新品,巧克力蝴蝶酥和抹茶蝴蝶酥,逐渐被顾客所知,销售稳步上涨。“到这里来的顾客,大部分不需要我们介绍产品,他自己就很熟悉,蝴蝶酥和杏桃排是最火的。就算是外地来的游客,也会事先在网上查好推荐品种。”郝明霞说,当他们想换换口味时,才会问一问其他产品。“前两周有个90多岁的老奶奶来买点心,一个人买了6包带回去,她说自己吃,就喜欢这个味道。”

随着疫情防控逐步平稳,哈尔滨食品的扩店计划继续开始。这两年,哈尔滨已经在全市各大商圈开出了50家左右的门店。到今年年底前,要在空白点里加紧布局,进入更多的购物中心。疫情也触动其加大对天猫旗舰店的投入,增加线上渠道的货源,同时研发更适合在线上销售的品种,让老字号的经营多一条腿走路。

【延伸阅读】

做网红,当主播  老字号变新国潮

豫园“海上梨园”的戏台上,民族乐器一厂乐师带来悠扬的民乐,来自大白兔、回力、凤凰、三枪、恒源祥、老凤祥、老庙、上海丝绸、沈大成、哈尔滨等15个老字号的新品一一亮相。作为上海“五五购物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潮老字号”是促销费的重要力量,从打造网红产品,到投入直播为品牌引流,老字号的情怀与新潮并重。

在“五五购物节”期间,第一波美食已上新:光明集团带来了让人一口尝到童年滋味的大白兔雪糕和超萌衍生品,第二食品商店为消费者呈上的是二食肆手作玉兰酥,哈尔滨食品厂推出的则是“竹报平安”非遗礼盒,童涵春堂推出营养可口的石榴参冻和21天参茶……

直播带货也在进行中。蛋黄肉松青团的发明者、杏花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餐饮部技术副总监章吉泉在湖心亭茶楼里,与“网红”女主播搭档直播带货。上海老饭店本帮菜第六代“非遗”传承人邢逸翔也在4月30日完成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直播,在线教学三道时令菜肴——春色宜人、梨膏露小龙虾、猴头菌菇酥。他所带的货就是3斤上海老饭店特制的梨膏露小龙虾。

新品也不断档。购物节期间,老字号将在各大电商平台举办“国潮新品”发布会。根据市商务委的统计,全市各类老字号170个品牌将在天猫、拼多多、京东、盒马等平台发布“老牌新品”2152余款。

05-07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