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传至少17年的“唐诗”《送母回乡》被网友揭穿真面目——作者并非李商隐,而是当代诗人寓真。当真相浮出水面,不少人的反应是:这首诗明显不像唐诗,为何误传如此之久?
这起乌龙让我联想到另一首“唐诗”——《题龙阳县青草湖》。清代康熙年间,十位翰林编修《全唐诗》,将此诗收录在内。后人发现,这首诗的作者姓唐名珙字温如,本是元末明初人,被清人误以为晚唐诗人。除此之外,《全唐诗》里误收的其他朝代诗歌竟有数百首。前者把“母爱”归入唐诗,后者将姓唐之人视为唐人,哪一处差错更低级?
其实,诗词歌赋的张冠李戴自古以来就不罕见。受制于有限的资料和精力,编修者纵然学富五车,依旧无法规避以讹传讹。互联网普及后,这种现象似乎更为极端:仓央嘉措的诗句、莎士比亚的情歌、鲁迅的名言充斥网络空间,但这其中夹杂着大量网络词句,有些极易识破,有些则真假难辨。
难辨,却不等于不可辨。设使放诸李商隐身处的诗文盛世,此类讹传除非本人辟谣,否则恐无人生疑;假设兴于顾炎武所处的考据年代,此类谬误纵令大师皓首穷经,也难免挂一漏万。但现如今,互联网的记忆让谣言有了对质的模板,大数据的存取亦令考证的效率空前提升。
史学研究讲求“孤证不立”。在前互联网时代,考证者们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莫过于证据单一,无从多重论证。在互联网时代,现实情况有时正相反:证据出处多样,可信度却待考。但即便如此,互联网至少提供了不止一条严肃论证的渠道,至少将下意识的质疑转变为有意识的探究,将无厘头的抬杠升级为有依据的辩驳。
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社会里,这种探究和辩驳是有价值的清流。有人认为,CTRL+C和CTRL+V造福无数人,堪称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同样有人悲叹,这两项“发明”让抄袭成为网络空间扯不掉的标签,也因此埋没了数不清的古今中外原创者。然而互联网还孕育了CTRL+F这个搜索功能:有人用它检索名言,驳斥网红的鸡汤;有人用它比对著作,扒下了天才写手的画皮;还有人用它论文查重,点破了明星艺人的高学历神话。在这个泥潭里,有人浑水摸鱼;在这面镜子前,也有人原形毕露。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必要在这面照妖镜前端正自己的态度。教材、诗集、权威刊物的编写者虽然不见得比《全唐诗》的编修团队更高明,但拥有的考据设备、依托的求证渠道已今非昔比。也正因此,今人所编教材的容错率自当不高于《全唐诗》,今时今日对文本准确性的标准自当不低于乾嘉流派。这个要求对专家学者并不过分,尤其是在一个人人皆可考证的时代。
《送母回乡》讹传近20年,这固然是互联网良莠不齐的特征;但寥寥数位网友就能还原这首诗歌的本来面目,这同样是互联网正本清源的功用。在大呼上当的同时,我们完全有理由为这种纠偏机制点赞,但也有充分的必要警示自己,切莫在信息的浪潮中随波逐流。
来源: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