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洼地”如何华丽转身?这堂课告诉你“文明实践+社会治理”的“化学变化”-LMLPHP

今天(20日),徐汇区“实践汇——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第2期生动开讲。一个个生动“接地气”的案例,仿佛“带着泥土气息的露珠”,通过情景剧、TED演讲、微论坛、主旨发言等多样态呈现“文明实践+社会治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变化”,回答徐汇如何努力实现创建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区。

距离未来“浦西第一高楼”徐家汇中心建设工地步行不到5分钟,多年来隐藏着一片城市“低洼地”——老旧小区乐山新村。在“片区一体化”治理模式下,乐山新村联合5个居民区、职能部门、物业公司党组织成立“综合治理临时党支部”,组建“乐街坊党建666”“幸福乐加梯”等49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入户大走访、打造特色公共空间、搭建协商共治平台,有序推进各项为民实事项目,优化整体公共环境。3年来,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明显提升,居民志愿者从原先的156人增至4660人,信访量同比下降71.8%,警情下降61.7%,实现了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的“双提升”,让曾经都市繁华带背后的“异次元”空间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片区治理的样本缩影。

曾经空间治理低效、社会治理缺位的凌云街道417街区,通过空间整合、规划提升,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体化;整合多家物业公司为一家物业统管,实现物业管理服务一体化;通过组建业委会联合会,探索业委会工作一体化;以自治项目为载体,助推社区治理一体化创新实践。在文明实践助推一体化“软治理”下,417街区从问题需求和优势资源出发,聚焦设施与功能、空间与交往、生活与生态,通过协商机制激活治理主体、整合治理资源、提升治理效能,让共建共治共享的“凌云模式”,在文明实践上破题起跑。如今,邻里小汇、云客厅、口袋公园等让居民生活更方便了,志愿服务联盟践行不忘初心的雷锋精神,实现了文明实践新资源的创生。正如在此生活了几十年的李女士所言,“这些年417的变化老大了,有噶许多暖心活动,很有意义很开心。”

城市“低洼地”如何华丽转身?这堂课告诉你“文明实践+社会治理”的“化学变化”-LMLPHP

如何打通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枫林街道31个“服务型居委会”全面“上线”,用精细化治理和居民的点赞,回答了这个问题。坚持“需求、问题、效果”三导向,枫林街道推进“居务枫尚站”建设,依托“干部+居民=基层力量”“制度+行动=社区治理”“基层力量+社区治理=文明实践”三个“加法”公式,通过文明实践枫尚行、特色志愿枫尚行等“十大行动”,有效凝聚起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实践,引导老百姓在垃圾分类、电梯加装、美丽家园建设等公共事务中,充分协商、共同决策、携手实践,推动居委会工作面貌和作风焕然一新,社区服务能效迭代升级,打造了文明实践“大合唱”的新格局。

田林街道华利公寓每层楼的垃圾库房撤出后,“留白空间”成为居民之间想象的空间。居民空间居民建,居民空间为居民,28层高楼的“留白”化身为28个“公益小屋”主题空间,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的双循环。创新打造楼层微空间,不仅令楼组旧貌换新颜,而且基于此开展多样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凝聚群众力量,使居民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从“为社区做”过渡到“与社区做”,切实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长居于此的老王表示,“楼层微空间可方便了,需要的东西都可以找得到,大家互帮互助,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上海行政学院副院长朱亮高表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群众是社区建设的主体,要广泛发动群众同心参与,凝聚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以文明实践助推人民城市建设。

据悉,这一特别的课堂由上海市徐汇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区地区办联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徐汇区融媒体中心共同举办。“实践汇——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第一季重点聚焦提升群众参与度、助推社会治理、强化理论宣传、有效整合资源、建设志愿服务队伍、设计文明实践项目等6大议题,通过总结徐汇文明实践和社会治理的25个特色案例,汇聚新理论、新实践、新思考、新方案,进一步探索文明实践的“落地机制”。

       图片:赵立荣

04-20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