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模式, 补齐食品安全监管短板

2019-03-14信息快讯网

建立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模式, 补齐食品安全监管短板-信息快讯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由于科技、制度、人力等方面存在不足,现阶段我国的监管方式主要依赖抽样检验,还不能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存在监管盲点,食品安全标准也相对低于一些发达国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特点为多、小、散,绝大部分为10人以下小企业,还有许多没有取得许可证的小商贩,此外,食品安全标准基础研究的滞后,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如何把握好食品安全,笔者认为——

一、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模式。严格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培养大批专业监管人员,建立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信息公示系统,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

二、强化抽样检验。使食品安全抽样检验覆盖所有食品类别、品种,突出对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抽检,对特殊食品如婴幼儿奶粉加大抽查力度,加密抽查次数。科学制定抽检计划,及时向社会公开抽查检验结果,将食品安全抽检情况列为各级食品安全工作考核重点内容。

三、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做法,加快制修订产业发展和监管急需的食品基础标准、产品标准、配套检验方法标准、生产经营卫生规范等,尤其是重金属、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标准。

四、提高农业生产和农兽药治理技术。学习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兽药利用效率,加强农兽药残留治理能力,加大力度推广农产品标准。

五、整合完善食品产业。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设规模化原辅材料和食品加工、配送基地,加强供应链管理,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采购、标准化生产、统一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鼓励和支持传统、特色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加强食品品牌建设。

六、加强企业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大企业、小商贩、消费者等所有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全面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快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七、严厉处罚违法违规行为。除整合食品安全监管、稽查、检查队伍,建立以检查为统领,集风险防范、案件调查、行政处罚、案件移送于一体的工作体系,要根据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严格执法,严肃执法。

八、建立问责条例和制度,对疏忽疏漏甚至贪赃枉法的执法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追究责任。

作者:魏建平 
编辑:周俊超
责任编辑:王胜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