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螺”照亮探索科技前沿之路:上海光源每年供光运行约5500小时

2018-08-10信息快讯网

“鹦鹉螺”照亮探索科技前沿之路:上海光源每年供光运行约5500小时 -信息快讯网

2009年4月底,我国大陆首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竣工。

近十年来,在这个坐落在浦东张江张衡路239号的巨大鹦鹉螺式建筑里,一束束高能量、高质量的同步辐射光为我国科学家和企业照亮探索世界科技前沿之路。如今,围绕上海光源,一个接一个大科学装置在张江拔地而起,形成高密度的大科学装置群,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地标。

起步于空白,15年心血立国之重器

到今年,上海光源已运行开放近十年,每年供光运行约5500小时,用户供光期间开机率可达到99%,处于同类装置的国际先进水平。

这个项目缘起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尚处于对国际科研热点的跟踪阶段,要实现从跟踪到迎头赶上,建造能够证实、实现科学思想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大科学装置,至关重要。1993年底,丁大钊、方守贤、冼鼎昌三位院士向中央建议在我国建设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兴建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得到了上海市强有力的支持,最终促成第三代光源落户上海。上海光源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共建,14.3亿元资金,52个月工期,历经约15年的优化设计、预制研究和工程建设,于2009年正式建成。当时,英国《自然》杂志发文表示:中国加入世界级同步辐射俱乐部。

上海光源的投入使用,立刻改变了我国必须依靠国外同步辐射装置开展科学研究的局面。尤其在结构生物学领域,上海光源支撑科学家在膜蛋白、蛋白质复合物,以及与禽流感、艾滋病、手足口病等流行病毒相关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因此,上海光源工程荣获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2013年度“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

运行近十年,亮点成果频出

首批七条光束线站向用户开放近十年,上海光源已是我国迄今为止建成的用户最多的大科学装置和多学科研究平台。

数据显示,在上海光源的支持下,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机构、医院和企业等近500家单位的两万多个用户已发表论文4000多篇,其中SCI-1区论文约1200篇,在《自然》《科学》《细胞》三种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8篇,经这里解析的蛋白质结构数已连续四年在全球130多个生物大分子线站中名列第一。多项成果分别入选美国《科学》“十大科学突破”、欧洲《物理世界》十大突破、美国物理学会标志性进展、美国化学会十大科研成果,另有六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四项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包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丁洪小组首次观测到外尔费米子的特征性现象表面费米弧、清华大学颜宁研究组在《自然》杂志发表的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结构及工作机理研究、清华大学施一公研究组完成的转录激活样效应蛋白特异性识别DNA的结构机理研究、中国疾控中心高福研究团队率先揭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与H7N9感染人传播机制……

为科学家提供更好的科学服务,上海光源形成了一套高效、完善的大科学装置管理制度。作为“科学家的工具”,光源团队还持续进行线站实验方法学研究与光源关键技术发展,现在加速器、波荡器等产品已出口韩国、以色列等国。

大科学装置群崛起张江

如今,上海光源二期16条光束线站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到2021年,上海光源将有近40条光束线站向用户开放。而围绕上海光源,一座座大科学装置不断兴建,世界级大科学装置群在张江崛起,成为上海迈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创新引擎。

在上海光源附近,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正在安装和调试,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正冲击10拍瓦世界纪录,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已立项开建,一个世界级光子科学中心初具雏形。围绕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平台等大科学装置正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利器。

同时,基于大科学装置群而发展集聚的高端医疗、新材料研发、核心高端装备等产业正在迅速壮大,上海光源对产业的提升作用也在日渐凸显。目前,已有57家企业利用上海光源进行技术开发,涉及行业包括制药、化工、技术鉴定等。

未来,上海光子科学大科学装置集群每年可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名科学家,他们将基于上海光源开展各项前沿研究。实验大厅、专业实验室、食堂、咖啡吧,将随处都可能碰撞出学科交融的火花。

作者:报见习记者 金婉霞  首席记者 许琦敏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李征

“我也想当科学家!”一堂堂精彩又温暖的科普课,串起上海光机所与青海藏族小学的七年之缘……
各大医院做实制度惠及更多民众,上海“医学专家看普通专家门诊”举措赢得广泛赞誉
云南“三鼻孔”女孩上海九院矫形成功,呼吸、外形均恢复
上海人民出版社750种新书59场活动将亮相上海书展,20种推荐好书今出炉
上海书展100家分会场出炉,今起读者在上海文化云APP能线上预订门票
上海科学家成功创建世界首例有功能的人工单染色体真核细胞,染色体“十六合一”,细胞繁衍如初
下半年物价有望保持温和区间运行——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回应消费热点问题
资本市场稳健运行基础不断巩固(经济形势年中看)
把学问做到乡村振兴实践中——记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专家群体
美媒:中国科技不是美国“敌人” 应抛弃冷战思维
中关村的科技弄潮人
好消息!京津城际铁路将按时速350公里运行 提速不提价!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长沙军民融合产业助推逆天“黑科技”走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科技崛起的密码是?听交大教授进社区解读高铁、航母、北斗故事
胡怡建:完善系统运行机制 提升税收征管效能
多个省份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地方经济成绩单可圈可点
文汇深呼吸 | 如果流量即正义,综艺的泡沫就会吹大
二层步廊东延伸段9月底投用,届时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步行至国家会展中心只需10分钟
上海优化慢行交通设施服务水平
338件海派旗袍入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海派旗袍回到发祥地上海
上海从源头到龙头管控水质,国际一流移动水质检测车10月进驻国际进口博览会
首次加入上海书展分会场,升级版农家书屋让村民们“放下手机拿起书”
理性认识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经济形势理性看)
上海淮剧团首次进行乐队的夏季集训 “老法师”为淮剧锣鼓编了套教材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长江经济带半导体高新科技企业:有能力有信心将贸易战转危为机
用一生奉献诠释中国脊梁——邓稼先先进事迹激励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
24位世界哲学家访谈⑫ | 阿伽西:在科技对世界的重塑中证明人的存在
大江奔流|上海将借助成熟市场、科技创新等优势资源,发挥龙头作用扩大服务半径
物价平稳运行有坚实基础
治沙“黑科技”
中国经济运行平稳 结构优化
三稳三优 经济基本面没变化(读数·发现经济运行的轨迹)
“温比亚”登陆 上海电网整体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市民“奔跑吧”拉开全国科普日序幕,与上海光源合影发朋友圈才算“打卡”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