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17岁的“娃娃校长”,如今被誉为现代基础教育“活化石”!听听吕型伟的教育观……

2018-08-16信息快讯网

当年17岁的“娃娃校长”,如今被誉为现代基础教育“活化石”!听听吕型伟的教育观……-信息快讯网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生有个性才有自主创造,不能在划一与规范中泯灭了学生创造的天性。”这些话语,是上海市东中学原校长、教育家吕型伟生前一直强调的教育理念,如今斯人已逝,言犹在耳。7月2日是教育家吕型伟的百年诞辰,今天,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举行纪念吕型伟诞辰100周年暨吕型伟教育思想研讨会,沪上基础教育界人士一同追忆了吕老的教育理念,许多至今看来仍不过时。

吕型伟95年的人生岁月中,与教育结伴同行78年。他是一位教育实践家、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教育革新家。他亲历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彷徨、革新、复苏、重建、改革、振兴的全部过程,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活化石”。

“娃娃校长”出身,结伴教育78年

在78年的教育生涯中,吕型伟曾担任小学教师、校长,中学教师、校长,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还历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等机构的领导职务。

当年17岁的“娃娃校长”,如今被誉为现代基础教育“活化石”!听听吕型伟的教育观……-信息快讯网

▲左起:苏忱和王生洪(时任上海市教卫办主任、后任复旦大学校长)、吕型伟、江铭(时任华东师大副校长)、瞿葆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2年在北京留影。

吕型伟17岁便成为了“娃娃校长”,那时候,农村要办一所免费的短期学校,初中毕业的吕型伟前去报名被录用。“整个学校从校长、教师到打铃的都是我。”吕型伟回忆说,他教的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比他这个“娃娃校长”还大一岁。

“教然后知不足”,做了一年校长,吕型伟深深感到:当老师、办学校并不简单。后来,他进入杭州师范学校、浙江大学学习,毕业后才开始真正当老师。

1950年,吕型伟成为了上海市市东中学第八任校长,这一干就是七年。每周,他都精心准备对全校师生做一次形势报告,内容扣人心弦,师生们常常沉浸在他的精彩报告中。吕型伟“一周一报告”成为了全校师生的“必修课”,师生们的爱国情怀和学习热情被大大激发。

当年17岁的“娃娃校长”,如今被誉为现代基础教育“活化石”!听听吕型伟的教育观……-信息快讯网

▲2005年5月19日,吕型伟到卢湾一中心小学听现在校长吴蓉瑾的情感教育课。

一生对未来教育有深邃思考

杨浦区教育局局长邵志勇回忆说,当年,为了更多地招收工农子女入学,吕型伟首创了“三班两教室”的办学模式,即用两间教室招收了三个班级的学生、二部制运作,在没有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扩大了办学规模。那时候,从市东中学走出的优秀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有40多位,他们成为了杨浦教育的中坚力量。

吕型伟一直将教育视为未来的事业。他赞成这样的观点——20世纪是物的世纪,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因此,吕型伟一直强调人文精神的回归,强调人的自主精神。“有个性才有自主创造,不能在划一与规范中泯灭了学生创造的天性。”

当年17岁的“娃娃校长”,如今被誉为现代基础教育“活化石”!听听吕型伟的教育观……-信息快讯网

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提及,吕型伟的论著中,许多涉及21世纪的教育问题。吕老提出和分析了在全球发达的背景下,人类共同面临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人类职业变换几率提高后带来的终身学习和学习方式转变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探讨,反应了一位老教育家对教育这一涉及人类命运的事业前瞻和深邃的战略思考。

担任校长期间吕型伟曾提出,学生们要学好基础知识外,还要充分运用报纸、杂志、电视台、课外书籍等传播信息的现代化工具,让学生接受最新的知识,扩大知识面。要研究并重视社会各种渠道向学生传递信息的状况,提高学生正确接受社会信息的能力。

“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道听途说不说”

“敢讲真话、实话,用大白话讲明白许多深奥的道理。”但凡提及吕型伟,熟知他的同事和朋友无不提及他敢于针砭时弊的鲜明个性。“吕老坚持‘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道听途说不说’的鲜明个性。”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常务理事长李骏修说。

这一点也让上海市教育学会秘书长苏忱感触颇深。1992年2月底,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暨学科组长会议,部署新一轮五年计划。轮到吕型伟发言时他说道:“大家都在莺歌燕舞,我看来教育问题很多,尤其基础教育。”然后就列数了基础教育中许多问题,希望列入教育部后五年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当年17岁的“娃娃校长”,如今被誉为现代基础教育“活化石”!听听吕型伟的教育观……-信息快讯网

吕老曾对教师队伍作过“三多三少”的评价:有专业、少文化;有学科、少功底;有责任、少魅力。他又曾针对教育界的形式主义与做表面文章的现象,多次说过:“中国教育生着两种病,一是多动症,二是浮肿病,而且病得不轻。”这些话初听会觉得刺耳,但细想就会觉得,句句鞭辟入里,切中教育时弊。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顾泠沅说,上世纪80年代,针对学校教育“划一主义”“一刀切”和“重智轻德”的突出问题,吕型伟提出了“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教育社会化”的主张,这些倡导就今天看来仍不过时。

工作、生活中都赋有情趣

“在学校,他是一位教育家;在家里,他还是一位诙谐幽默的丈夫和父亲。”昨天研讨会现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型伟长女吕虹在追忆父亲时深情说道。为了事业,年事已高的吕型伟踏遍祖国山水,笑称自己是“云游和尚”,到处劝人信“教”,即奉劝人们相信教育、支持教育、投资教育,鼓励大家一起支持教育改革。

当年17岁的“娃娃校长”,如今被誉为现代基础教育“活化石”!听听吕型伟的教育观……-信息快讯网

▲1992年2月,苏忱参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和吕型伟及全国著名的教育科学大家在圆明园留影。中国10个教育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基本集聚其中。

吕老高龄时还经常开玩笑,多次谈及自己的长寿之道:一是睡过棺材,二是早年在农村调研的艰辛时刻吃过树叶,三是因为1996年的一场大病“洗过脑子”。豁达、乐观是吕老的长寿之道。

“和孩子在一起永远不会老”。吕型伟说,他特别喜欢和小孩子一起玩。不过,和这个慈祥的老爷爷玩,是要动脑筋的。

有一次,他和外孙在家玩。小外孙问:“妈妈呢?”他说:“大概在冰箱里。”外孙就打开冰箱,看了看说:“没有啊。”“大概被抽水马桶冲掉了。”小外孙又跑去卫生间看,傻乎乎地说:“也没有啊。”吕型伟说,这是在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后来,小外孙慢慢知道了,对外公的提问,总要想一想再回答。后来,这个当年曾经“上当”的小外孙,15岁就考进上海交大,24岁便担任软件公司的技术总管。

作者:张鹏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培养未来的小科学家”,中外中小学校长热议技术变革下的基础教育
河北西柏坡:红色教育沁人心
五代师道传承,未改一片冰心。看这个教育世家的传家之道
从小学到博士后,上海科技馆与巴斯夫合作打造“全链条”科普教育体系
16年前,上海近3000名军休干部热情捐款建起两所小学,如今希望小学毕业生回母校当校长
经济形势年中看:工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印媒“艳羡”中国高等教育崛起:这些经验印度政府了解一下
耳朵爆炸的时代,教师是否有倾听的敏感、意识,具有什么样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砍树劳模”用断20把锄头 把当年砍倒的树全栽回来
物价平稳运行有坚实基础
“下半年经济怎么干”:要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央视财经评论丨“下半年经济怎么干”:要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正转化为付费冲动!全国校外培训行业总规模4900多亿元,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总体参与率48.3%
WCP2018专访①|北大副校长王博:让哲学人不再打暗号接头
上海书展七天七堂国学讲座,黄发垂髫共谈传统文化
双黄预警!“温比亚”将于今半夜到明凌晨在上海到嘉兴一带沿海登陆
教育扶贫 用知识建设美丽的家乡
教育之"西行漫记",万名教师支教计划170名上海援疆教师将启程
2018上海书展 | 科普教育类图书升温,有趣有料才能走得更远
逝者 | 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8月16日去世:他为21世纪的印度奠定基础
米开朗基罗是包工头?拉斐尔被当成工匠?大师们当年都是“金主”的御用画手?这些书告诉你别样的艺术史
从教68年,自言“对语文的一些思考都是时代造就的”,基础教育领域首部特级教师全集《于漪全集》今首发
【民族工作怎么办】推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
中科院院长和清华副校长鼎力推荐!这本新书冷静前瞻中国“芯”事
不惑、不忧、不惧,顶天立地做人,梁启超95年前阐述的教育本质,至今不过时
习近平时间 | 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