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院、越剧院、沪剧院、江苏的锡剧、安徽的黄梅戏……名家名曲送到朱泾镇的村里,“种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剧院的老师们唱得老好,我可喜欢听了。”3月23日,在金山区朱泾镇“花开海上”生态园,欣赏完上海沪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吕贤丽的表演后,来自朱泾镇待泾村的姚阿姨由衷地说。当天,2019上海市民文化节·金山“传统文化在朱泾——乡村戏曲文化周”暨朱泾镇“三下乡”活动启动,也标志着朱泾镇掀起新一轮“种文化”行动。
在接下来的9天里,来自上海京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江苏省张家港市锡剧中心、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戏曲名家将来到朱泾这个“灵雨花海”小镇,走进乡村、文化广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与朱泾百姓零距离见面,把戏曲文化送进农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添文化魅力和精神养分,提升幸福指数,为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注入活力。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朱泾镇在乡村振兴中着力推进乡村文化再兴,切实让四季常青的文化活动融入市民生活。同时,不断改善和培植文化土壤,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发掘乡村文化的“原生力”,彰显地区文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2018年,朱泾镇还获评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通过“种文化”行动,文化基因已经深深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目前,全镇11个村相继建立完善了文化阵地,组建文化团队,千宅万户“种文化”活动持续全面铺开。镇村两级共有各类文体团队110多支,文艺骨干4000多名,活跃在广场、社区、乡村的各个角落,全镇呈现“村村有活动,宅宅有歌声,户户有笑声”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朱泾镇紧紧围绕“文化乐民、文化惠民、文化润民、文化福民”目标,将目光锁定在基层一线,大力开展“千宅万户种文化”惠民工程,推行以“春送、夏种、秋收、冬晒”为内容的四季行动,唱响了文化四季歌,努力形成具有农村特点、朱泾特色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群众过上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幸福生活。
作者:薄小波
编辑:史博臻
责任编辑:戎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