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时装周落幕,是结束更是开始
昨晚,2019秋冬上海时装周在新天地落幕。(主办方供图)
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时尚大秀:T台上搭起原生态的竹架,流光在斑斓的云南特色染布上游走,身着彞绣服饰的模特穿梭在染布间,找寻非遗里的时尚脉搏。昨晚,新天地的这场闭幕大秀,给为期一周的2019秋冬上海时装周划上圆满句号。
但这远远不是结束,上海时装周已然成为一个符号,它传递给业界的时尚风向标,将随着中外设计师的脚步绵延到世界各地。它带给消费市场的创新启迪,将在不远的未来给商业注入更多的源动力。从某种程度上,它仅仅是个开始。
不仅是物化的穿着体验,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时装赋予人们的不仅仅是物化的穿着体验。本届上海时装周期间,除了衣香鬓影,人们还能感受到更多不拘一格的尝试,其背后是设计师对精神世界的执着与追求。
毕业于旧金山艺术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品牌设计师Felix,喜欢在结构与材质上对服饰进行创新。他带到时装周上的袜子,看起来普普通通,却是用咖啡残渣“再造”的单品,而环保和再造正是品牌Coffee Psycho的理念。设计师始终认为,很多被废弃的垃圾都是可再生的财富。
上海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城市气质,为时装周凝聚着独有的魅力,创意的种子、拓新的枝芽闪烁发光。毕业于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的李东兴,2015年成为首位获得H&M设计大奖的男装设计师。他说,未来希望走两条路线,一个是科技,一个是原材料,“时装是我作为表达的媒介,而不应该被当成产品。”
理念创新、技术更迭、材质优化……这些因素相互激发,在上海时装周上迸射出一个个打动人心的瞬间,并最终汇流为一座城市、一个时代的人文记忆。
要追梦诗和远方,也要把展品变成“面包”
上海展览中心西一馆,时堂。陈云的自有品牌Chen Heelz在这里搭起了订货摊位,这一次,他准备了近15个系列的秋冬系列新品。开展前,他兴冲冲地给记者发来了精心制作的邀请函,昨天,他又特地来汇报“业绩”,“我的品牌已经被不少买手店相中,将入驻K11和诚品生活在全国的多个门店。”
追梦诗与远方,也要兼顾当下的“面包”,上海时装周的秀场身后,六大各具特色的贸易展会,形成庞大的商贸体系,为年轻设计师照亮前路。陈云所在的时堂,是上海时装周打造亚洲最大订货季的重要载体之一,每年只遴选150个左右品牌参展。五年前,第一届时堂的展馆规模只有2000平方米,参展品牌年营业额总和为4400万元;时至今日,时堂规模已经扩大至7146平方米,参展品牌年营业额已扩大至22亿元,整整翻了50倍。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里的Ontime Show行进到第十个年头,今年再度迭代升级。原来的Showroom模式以摊位方式呈现,今年则蜕变成零售终端的展示模式。设计师们带着作品站在“店铺”前,自信地描述着自身特色,订货会上的大量产品通过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买手,成为下一季购物商场中的产品。
从时装周的结束链接未来商业的起点
上海时装周昨晚结束了,但活动仍在继续。本周末,第五季上海时尚周末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主题展览、大型时装艺术装置、时尚摄影展等特色活动,给大众带来直接购买原创设计的新消费体验;同期,在新天地广场举办的Fuse新掀店快闪活动,将链接品牌和商业零售空间,将从T台到柜台的模式,根植到上海时装周的基因中。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指出,上海时装周的赋能意义在于把创意、设计、研发、制造的上游全部链接到时装周,又通过时装周推送到消费终端,不断地让我们畅享、实践甚至重塑上海未来的商业业态,“这种对未来的探索,不仅仅是定义流行色、当季款这样的时尚风向标,更是通过一大批设计师品牌的崛起,增加供给侧的丰富度,迎合消费升级大趋势。”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工作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以优质内容体验为先导的上海时装周,饱含着对未来的希翼,将在消费领域持续发酵,实现消费模式的突破创新,挖掘新的动能与价值。
作者:本报记者 徐晶卉
编辑:叶松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