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工业遗产如何“活”在当下
2017年拍摄的商务印书馆。本报记者袁婧摄
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发布,上海17处入选
这些工业遗产如何“活”在当下
董家渡船坞、上海船厂、外滩信号塔……这些你通过阅读历史书而渐渐熟悉的名字,正以新的身份回归公众视野:工业遗产。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日前发布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这些遗产中,既有创建于清代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156项”“三线建设”项目;既有广为人知的造船、军工、铁路等门类,也有灯塔、烟草、供水等极少被关注的行业。
上海共有17处工业遗产上榜,它们都具有哪些特殊之处?而我们应如何保护与传承,才能深层次挖掘它们全新的时代意义?
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业建筑经久不衰
盘点入榜的上海工业遗产,最“年长”的是浦东新区滨江大道的董家渡船坞,始建于1853年。它是上海近代首个完整船坞,有“远东最佳船坞”之称,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船舶工业发展历程,在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
最“年轻”的工业遗产则是1935年开建的天利氮气制品厂,坐落于普陀区云岭东路。它由“味精大王”吴蕴初创办,是我国第一家生产合成氨及硝酸的化工厂。更神奇的是,建厂之初购买的两台美国氢气压缩机,至今仍在使用。
榜单上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有商务印书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这些工业遗产已经植入当代人的生活基因,融为地方记忆乃至民族认同的一部分。而1933年始建的工部局宰牲场,跃升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大的宰牲场,英国设计师带来了奇特的古希腊建筑风格,诠释工艺设计的前瞻性。这一处位于虹口区沙泾路的外方内圆建筑,在今天有了一个新的名字:1933老场坊。这个众人眼中的艺术集聚地曾多次作为影视场景,《奔跑吧兄弟》就在这里录制过许多镜头。
去年年初,“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公布第一批名单,上海六处旧址上榜,它们凭借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独特历史地位,在全球产业迁演中经久不衰。
改造后的上海船厂浦东厂区。资料照片
300多处工业遗产见证30年保护历程
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素来息息相关,工业厂区、工业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几乎囊括全国工业的所有种类。同时,上海也是我国最早提出工业遗产保护的城市,至今已有30年历史。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教授王林等人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与体系构建》课题的研究,上海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最早可追溯至1989年,第一批59处优秀近代建筑,其中一处为杨树浦水厂;第二批有7处工业遗产上榜,第三批增加到13处。
相关部门考虑到苏州河两岸拥有丰富的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形势严峻,于是,在2000年苏州河景观规划中,提出系统保护两岸厂房与仓库的工业遗产,共100多处。2002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颁布,第一次把工业建筑列为重点保护对象。黄浦江两岸再开发过程中同样提出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涉及两岸20多个工业街坊。
此后,上海工业建筑保护迈入新的发展时期。2005年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发布之际,上海已形成由政府主导、积极调动各方参与的保护局面,使上海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演变成一种社会自觉。2015年历史文化风貌区扩区普查,上海明确提出工业风貌街坊概念。
目前,上海有300多处工业遗产建筑。可以说,上海作为近代工业的中心,工业遗产无论数量还是类型多样性,都有独特优势。
游客在1933老场坊内参观。新华社发
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
上海工业遗产的风貌保护经过不断探索与发展,诞生了很多成功的保护案例,正从杨树浦水厂、苏州河水果仓库等单体建筑的保护,莫干山路M50、红坊艺术园等工业建筑群空间再利用的保护,1933老场坊等使用价值的保护,走向像黄浦江沿线大规模的整体保护,建筑、景观、遗存、空间的多对象整体保护,历史文化价值、使用价值、环境价值等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整体保护。
专家认为,目前工业遗产保护也存在三方面问题和挑战。首先是保护的覆盖面和规模较小,主要零散分布在滨河、滨江及中心城区的工业厂房建筑,大量的优秀工业遗产、工业街坊、工业区尚未得到保护和妥善再利用。其次,保护的对象过于局限,仅限于关注工业遗产建筑和建筑群的保护与再利用,而与工业遗产息息相关的工业区空间肌理、工业景观等历史环境、整体格局易被忽视,脱离了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此外,各界看待工业遗产的保护价值有单一性倾向,往往只重其物质遗产所带来的建筑使用价值、空间可利用价值,而忽略了非物质历史文化价值,如工业的生产工艺、文化资本等要素。
对此,专家认为,上海已具备由“文物、优秀历史建筑—风貌保护道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共同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下一步,应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工业风貌建筑、工业风貌街坊、工业风貌道路、工业风貌区。
作者:本报记者 史博臻
编辑:叶松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