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东去西来》亮相上海之春,中西交融探寻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梦回》
作为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参演节目,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东去西来》4月17日-19日亮相美琪大戏院。其中的七部作品以中国民族音乐为核心,融合西方音乐元素,通过音乐、舞蹈、绘画、装置和多媒体等形式,在多元艺术的交汇中探寻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
由上海音乐学院出品,上音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为主创团队的《东去西来》,曾在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青年艺术创想周”上首演。此次在“上海之春”亮相的版本,由上海音乐学院和辽宁歌剧院合作献演。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景象》
“上海有着海纳百川的基因,这里聚集着海内外的艺术家和大批精英人才,此次与辽宁歌剧院的合作,就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艺术合作实践。”《东去西来》的策划者、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代晓蓉教授表示,新时代的舞台需要在传承中开拓创新、兼容并蓄、和谐共生,而跨界和融合将为舞台艺术带来崭新的生命力。
展现音乐与数字媒体新互动
舞蹈家黄豆豆出演《东去西来》里的其中一个作品《镜·界》,它结合了弦乐、舞蹈和影像。舞台中央,特别安置了一个虚实并置的剧场空间,真人表演与幻影影像交错呈现出奇幻景象。借助数字媒体,黄豆豆的舞蹈动作和飘忽的光影、音乐相辅相成,作品展现出厚重的时间质感,体现了主创对自身存在的省思。据悉,作品的灵感来源自镜中影像,旨在诠释如何个体如何才能不迷失自我,从而获得更多自信。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镜·界》
“全篇七部作品均使用高科技视觉影像作为叙事主线,并与音乐作品相结合,将带领观众穿越时间与空间,引发他们对文化交汇从何而起、向何而去的哲思。”为实现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代晓蓉教授带领制作团队奔赴草原、湖泊、森林、古建筑村落以及城市取景拍摄,全部影像制作由上音数媒学院师生完成,画面纯净超然、意义隽永,犹如徐徐展开壮阔的天地画卷。
▲《东去西来》序(间奏-1)
▲《东去西来》序(间奏-2)
东西文化碰撞激荡耀眼火花
《东去西来》的七部跨界作品依次呈现“序”“间奏”“尾声”,来自不同门类的中外艺术家们在舞台上,激荡起文化碰撞的耀眼火花。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冥想》
比如《对话》极富象征意义,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阿卡贝拉单声部演唱与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演奏相结合,以无字歌形式呈现现代音乐与原生态音乐的交汇。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对话》
《击节》则以云南佤族的圣物“木鼓”为主要创作对象。对于佤族人而言,“木鼓”是其族群的象征,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更意味着“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创作者还在《击节》的人声中融入阿尔泰山地区原住民族所特有的歌唱艺术“呼麦”,与质朴粗犷的木鼓声、多媒体影像间交相呼应。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击节》
值得一提的是,《东去西来》为参加本届“上海之春”,作品《祈愿》进行了全新的修改。整个作品的视觉构成是基于舞台中心的白色“砂砾”,舞者则平躺在“砂砾”中起舞。“砂砾”上方安装了一台高清摄像机,将捕捉后的画面投影在背后的电子幕上,使舞者与影像的互动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由于观赏角度的改变,舞者在电子幕上处于一种“浮空”状态,视觉效果十分新奇。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祈愿》
主创表示,《祈愿》旨在探索一种突破舞台框架的可能性——如将它放在美术馆作为近距离观看的行为作品,是否亦是可行的?而这样的创新和探索,贯穿了整部《东去西来》。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图片: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宣晶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