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亲手实现一个科研梦!复旦生科院研发新课程Bios,本科生投身科学研究大大提高

2019-04-26信息快讯网

让学生亲手实现一个科研梦!复旦生科院研发新课程Bios,本科生投身科学研究大大提高-信息快讯网

科学研究,就是要求真务实、探索新知。对大学来说,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过程,就是培养他们尊重客观事实、探索前人没有发现的规律的过程。

能否培养知行合一的人才,是衡量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本科生科研起步,激发他们终身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个人发展与服务社会的关系,这正是教师的责任。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蔡亮团队通过实验课程,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思考个人前途和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以下是他们的尝试——

大学的教学,不仅仅要服务学生,更要服务社会。美国哈佛大学第29任校长劳伦斯·巴科在其就职仪式上提到了大学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给予机会”(Truth,Excellence,Opportunity),这不仅仅是对大学教学体系的要求,也是对每门大学课程的要求。

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可以很大。通过课程教学,我们向学生传播追求真理的人生理念,鼓励学生追求卓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期待能够影响他们一生;而通过启发式的实验教学,我们能不断给予学生自主科研的机会。

其实,如今在高校倡导、推进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也需要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勇于承担,有为国育人、为民族打造明天的历史使命感;明确自己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从每一门课程开始,都做到知行合一。

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Bios课程,积极引进启发式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在复旦,Bios由6个课程模块组成,供选课学生在5周时间内参加自己选择的2个模块的教学,每个模块为15天,均含有20-25个实验安排。

让学生亲手实现一个科研梦,是帮助他们成长为科学研究者的重要一步

生物学的理论来自生物学的实践研究,实践是理论的源头。我们的课程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就开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尽早养成科研习惯,吸引本科生尽早投身科学研究。

大一本科生刚刚从中学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切换至大学自我管理的学习模式,同时经过大一一年的学习,学生获得了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实验技能,对于科学研究踌躇满志却又无从下手。

Bios课程通过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出可解决的科学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带着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传授基本的科研技能,为学生自主科研提供范本。

让学生亲手实现一个科研梦,是帮助他们成长为科学研究者的重要一步。我们发现,参与课程的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课程传授的实验技能,而从负责随后学期理论教学和传统实验教学的多位教师的反馈看,相比其他学生,这些学生有更积极的课堂表现,更乐于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纵向比较也发现,参加过Bios的学生其后积极申报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开始自己的科研之旅;过去三年,每年本科生的自主科研项目开题数在30项以上,其中90%是由往届Bios课程学生主持申报的。

营造积极开展交流的学术氛围,能显著影响学生的人生规划

在Bios授课过程中,教师率先垂范,引导学生提出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科学问题;当学生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仅提供建议,更多地给予学生自我探索的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亲历自主科研的过程,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针对课程中的难点,教师直接给出示范,而且教师会参与批阅学生提交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报告,以一线科研人员的身份对学生的设计思路、实验操作和科学写作等给出全方位的指导和建议。

在Bios集中开课期间,许多白天下课后的傍晚,授课教师以及受邀的其他专业科研人员会和学生座谈,聊各自的科研方向、学术进展、科学生涯等等,给学生更加丰富、具体的科研工作者的人生画面。这类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听到教师对各种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的独到见解,而且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研究兴趣的教师的分享,让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来选择方向、吸取经验。

Bios课程后,结课的学生们都会继续主动申请和来学校作报告的资深学者进行“炉边夜话”。一封封邮件从学生的邮箱发往知名教授的邮箱,先是文字的沟通,后是现场当面的讨论;不仅是科学问题的探讨和交流,更有关科学人生的选择和经验。2015年以来,学生们累计进行了超过40场的“炉边夜话”,其中诺奖得主5人、英美院士16人。

通过整理近些年学院参与学生科创和学科竞赛的记录,我们发现:经历了Bios的学生,是近几年相关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而2018届毕业后继续从事科研的学生大多经历了2015年的Bios。强调能力培养(而不是知识点传授)的Bios课程,充分激活了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尽早开展自主科研,营造了学生间积极开展科学交流的氛围,从而显著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规划。

2015年参加Bios课程的有40人,其中13人在2018年毕业时获得教育部“生物学拔尖人才”的称号。这些学生在毕业时,将他们在课程中的体会、毕业时回看课程的感受整理成了文集《那年夏天》。从学生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一门课,开在大一大二的暑假,用一个月的时间,显著影响了学生本科后三年的在校活动及学生未来的人生规划。如今的他们,带着从容与自信,走在科学研究的漫漫长路;带着热情和信念去“登高山、临深溪”,追寻自己的梦想。

(作者分别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和学生)


作者:蔡亮 杜容瑢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重磅!民法典拟规范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相关研究
重磅!民法典拟规范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相关研究
听音乐会影响工作效率吗?科学家们也不确定,所以我们想问问你
复活死亡大脑!《自然》重磅发布耶鲁最新研究意味着什么
《自然》子刊:超过50万人,近10年跟踪研究,确认中国人血脂与脑梗的因果关系
把五四运动和中国青年运动研究推向新高度
习近平复信美国高中学生
在村头品味莫奈的《日出》,社区美术馆课程让高雅艺术触手可及
科学与自我修养 | 朱生坚
炎症如何转化为癌症,科研人员发现重要趋化因子
科学家也追星?朱一龙收获来自学术圈的欣赏,有人要以他的名字命名恐龙,有人把他写进专利……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就业优惠政策,你知道吗?
“我想唱给祖国听”,小学生“快闪”纪念南京解放70周年
中国人造太阳核心装置将于今年建成,科学家这句话太燃了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增强“四力”
美国精英阶层纷纷推娃学习中文;纽约排名前五私立学校全部开设中文课程
“绿书签”在行动,金山工业区全面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
四部门启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自媒体洗稿和图片市场
学生吐槽“考100分也不满意”,专家:好的评价是把学生当做“完整的人”来看待
入戏太深!21岁女大学生看完《复联4》后嚎啕大哭,结果进了医院
粮食安全、公共消防安全……今天的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这些事项!
别认为你会输给电脑,美国新研究证明:人类能像电脑一样思考
为生命科学成果应用转化贡献智慧,浙江大学长三角论坛在沪举行
运动使人快乐,这是真的!研究发现,15分钟跑步就能降低抑郁症发病几率
午睡越睡越累?其实有些人不适合午睡,科学午睡有“四忌”
四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上海正研究青草沙水库和陈行水库连通方案
氢气能防衰老、治疗帕金森?科学家给出的答案令人大吃一惊
【中国那些事儿】汉语点亮“一带一路” 让留学生的“中国梦”照进现实
服务“一带一路”、军民融合、预算绩效管理……今天市委常委会研究了这些重要事项
梦想成为中土文化交流的使者——访将贾平凹作品译成土耳其语的留学生白振国、白鹿原
科学家揭示艾滋病病毒逃脱人类防御系统机理
上海交大的“007实验室”帮学生练出“海陆空”创新成果
最新!沪中考体育新增四分钟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等可选项目,用科学办法跟“小胖墩、小四眼”说再见
一个月,近9万外省市人员享受上海出入境“全国通办”便利,医生、科研人员等繁忙人群最得益
STEM教育在中国缺少技术和工程“两只脚”,上海普陀区探索STEM教育“小初高”一体化课程体系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