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师教学素养很好,但评价素养是小矮人,只会教不会评。”若在标准化评价之外加入表现评价,对于老师而言是新的挑战。崔允漷说:“课堂上有那么多学生的行为活动,哪些应该成为评价的内容,需要老师精心设计。”
“堂堂清,堂堂巩固”是不少老师评价教学效果的方法。一堂课40分钟,前35分钟老师在讲课,最后5分钟做课堂练习。“如果学生做不出题目,老师也没有时间来继续讲解。”崔允漷说,未来,教师要懂得将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统一起来,比如,要在理科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诚信,那就应该在一个月的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来判断学生是否诚信。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指出,长期以来,学校更重视终结性评价,这一倾向往往会导致用结果制约过程。“推进评价改革也是推进学校涵养教化功能的落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评价改革至关重要。”
评价的目的不是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
连续八轮的PISA测试,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如今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
2012年,测试增加了财经素养的内容;
2015年,测试问题解决的能力又深化为协作问题解决能力,以此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
2018年,又增加了全球胜任力和幸福感的问卷……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陆璟解析,这一系列变化表明,如今的评价已越来越突破传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等认知能力的范畴,重视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合作能力,信息素养,财经素养等能力。
评价改革伴随着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不少与会专家和一线教师也提出,评价是把双刃剑,既有其温暖的一面,可以激励孩子更好地学习;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容易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尹后庆表示,一定要避免用评价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要通过评价让孩子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怎样的评价方式才尊重孩子童年阶段的学习与认知发展规律?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教授蔡丹认为,好的评价就是把孩子当做一个“人”来看待,“教师评价的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动力、有智慧的学生,一个有完整人格的学生。”
作者:张鹏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