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创新场”多点开花,构筑未来战略优势

2019-05-23信息快讯网

活力“创新场”多点开花,构筑未来战略优势-信息快讯网

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正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生命科学研究平台。本报记者袁婧摄

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动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是“时势所趋”——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最近亮出了一份开题报告。受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委托,这家国际知名智库将在未来三个月,就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开展新一轮战略咨询。

开题报告中,罗兰·贝格把上海五年来在科创领域的布局形容为“一个核心区,N个承载区”:以张江科学城为核心,高精尖基础设施与科研机构加速集聚,各区探索科技创新的不同模式和路径——杨浦聚焦创新创业、临港主打智能制造、松江G60区域发力长三角协同创新等,由此构建起多层次的功能承载区,共同构筑上海创新发展增长极。

如此一幅多点开花的景象,透射出的正是上海活力十足的“创新场”。瞄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大大小小的创新主体各自高频跳跃,又相互同频共振,围绕“高度”“速度”“厚度”“浓度”创新共舞,提升上海的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构筑未来发展的战略优势。

这里有硬核

前瞻性布局奠定创新高度

总面积94平方公里的张江科学城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瞄准世界科技最前沿,这里的实验室、基础设施群都相当“硬核”。

24小时高效运转的张江实验室和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将努力打造代表国家最高水平,集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为一体的国家实验室;同样以“全球创新领跑者”为目标的研发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李政道研究所、张江药物实验室、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等。

着眼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同样“群星闪耀”:在光子领域,硬X射线、软X射线、超强超短激光组成超强队列;在生命科学、海洋、能源等领域,蛋白质设施、转化医学设施、海底观测网等也先后启动。

科技创新的前瞻性布局为从0到1的原始创新奠定了世界级高度,各类创新要素加速汇聚,深层次创新驱动力一触即发。

在生物医药领域,“重磅级”创新药在张江接二连三地涌现。全球首个寡糖类多靶抗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物——甘露寡糖二酸(GV-971)即将获得上市批文,近期有望投产。由本土创业公司华领医药研发的2型糖尿病创新药物Dorzagliatin(HMS5552)预计明年年中完成三期临床试验,有望率先在中国上市。

“我们每一步都踏在了点子上。”在华领医药CEO陈力看来,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所营造的创新浓度和“场效应”:公司成立时,团队仅有7个人;如今,公司员工超过100名,其中包括近70名科学家。

张江集团董事长袁涛表示,张江最闪亮的名片就是创新。当创新机构形成集聚态势,前沿技术产业的布局水到渠成。比如,最新启动的张江细胞产业园将用十年时间建设成中国细胞产业核心区、世界一流细胞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更高层次。

这里有融合

创新成高质量发展关键动能

全世界最大船用曲轴、最大风能发电叶片、全国首个国产集成电路用300毫米大硅片、全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飞机发动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体承载区,短短五年,上海东南端的临港已经在智能制造产业布局上显山露水。

落户在此的上海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最近刚刚完成一次“飞跃”——二期工厂正式投产,拥有32台加工中心、4台机器人、2台无人运输车等。作为目前国内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生产线,这里48小时无人看管,能生产200多种精密航空零部件。

两年前,在公司1万平方米的厂房内,最初的智能化工厂——“黑灯工厂”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落。从“小试牛刀”到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如今的上飞装备“火力全开”,欲打造国内首条航空整机装配智能产线。

“企业的快速成长,与临港提前布局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密不可分。”上飞装备公司副总经理闫峰告诉记者,去年公司就参与了国产商用飞机的大部件制造,为ARJ21型飞机装配中后机身大部件,强劲的市场需求催生了连续的智能化升级。

早在2015年,临港就公布了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的行动方案,鼓励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临港集聚着包括寒武纪等在内的4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组建的智能制造研究院、德国弗劳恩霍夫等功能性平台已投入运营,初步形成了从原始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智能制造共性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链。

聚焦关键领域,集合精锐力量,创新这张王牌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

这里有活力

新兴创新型企业加速破茧

在杨浦区,长阳创谷这个由老厂房改建而成的创新创业园区集聚了一批来自全球知名高校的创业人才,百度(上海)创新中心、埃森哲、英语流利说、爱驰汽车、造就Talk、智能云科等近200家双创领军企业和极富双创特征的中小企业纷纷入驻。

“我把回国创业的第一站选在了长阳创谷,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这里有一个多元化的创新生态圈,可以高效链接大学、研究机构的丰富资源。”源杉科技创始人杨博连续四次创业,这次主攻的是人工智能算法。在她看来,创业其实是一件失败率很高的事情,初创公司研发投入规模大、盈利周期长,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趟出一条产品化的新路。而上海有着健康的创新创业土壤,鼓励奇思,也宽容失败,完善的创业服务则能帮助企业迅速地找到合适的人才、对接政府的政策。

乘着科创中心建设的东风,新兴产业与创新型企业在上海加速破茧而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持续提升,创新活力源源不断释放。目前,上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25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978家;全市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超过600家,杨浦区、徐汇区等7家单位获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

长阳创谷总经理奚荣庆告诉记者,今年开始,长阳创谷担负起了上海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区建设任务。对标“最好水平、最高标准”,通过智能化顶层规划,协调各方资源,分步骤,有计划建设“AI新技术实验场”“AI新产品示范区”和“AI创新企业集聚地”,打造AILINK空间,设置无人超市、无人咖啡店、无人健身房,实现管理、工作、生活智慧化智能化,通过知识带动、辐射示范,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一流的“AI+”示范区,早日建成“世界级创谷”。


作者:本报记者  唐玮婕
编辑:周辰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消费市场活力充沛,从容应对风险挑战
中日合作、聚焦三大未来产业……苏州正添这样一个协同创新区
央视财经评论丨中国经济,靠什么?抓住创新的“牛鼻子”不松
守望传统,拥抱未来——听博物馆讲述超级IP的中国故事
自力更生"中国芯"可期!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提出上海集成电路发展“三要素”:技术创新、人才、长三角一体化
1033.8亿!盐城打造长三角最具活力沿海新型中心城市,经贸旅游节签约40个项目
“上海制造”医疗重器形成创新阵列
“上海制造”医疗重器形成创新阵列
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芭蕾创新活力
【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展示汽车未来驾驶新亮点
央视财经评论丨中国经济,靠改革!给经济添活力,给增长挖潜力!
31省区市经济发展呈现更强韧性和更大潜力 动能转换提速 发展活力增强
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论习近平主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
复旦发布国际战略报告:今年特朗普在外交“发力”将使世界局势进一步恶化
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闭幕:拥抱融“智”时代 共创美好未来
战略误判,后果严重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负责人就《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斯金纳所谓“文明冲突论”在美国学界引发广泛批评:这是“令人震惊的种族主义中国威胁论”,
长三角要对外开放对内放开追求“更高”
这个重要的创新成果展、博览交易会今天开幕!
长三角协同创新将迎来新的高峰
318件“精品重器”展现长三角创新活力
浦江创新论坛 | 上海跻身世界主要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与北京形成创新轴,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崛起
浦江创新论坛丨恭喜!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数居世界第一,但这个指标还要加把力
“遇见未来”展刮起全新风暴,“老家电”勾起尘封回忆
复旦微电子:税收优惠激发企业专“芯”成就未来
这么多高科技企业都是退役军人创办!服务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的上海高新产业融创服务战略联盟成立
自贸试验区经验复制推广进一步加快 对外开放活力将持续释放
未来 —— 2019数博会重磅微视频
发力新能源,增添新活力——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看中国经济新动能
发力新能源 增添新活力——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看中国经济新动能
中国经济的活力澎湃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原址今揭牌
浦江创新论坛 |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边缘,点亮未来之声
后摩尔时代,“中国芯”将迎战略机遇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