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他身边学习的日子何等难得 ——忆王家熙先生

2019-06-13信息快讯网

跟在他身边学习的日子何等难得 ——忆王家熙先生-信息快讯网

1982年5月14日王家熙与荀门重要传人合影。后排左起:陆正红、张正芳、童芷苓、王家熙、李玉茹、曾慕洁、李薇华,前坐者为荀令香(陈莹摄)

倏忽之间,著名京剧研究家、评论家王家熙先生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五年了。这几年里,总想写一点东西纪念王先生,可每到下笔之时,记忆的阀门被打开,各种零落的片段便从四面八方向头脑中涌来,想写的太多,反而不知从何写起,我谨记下一些与先生交往的旧事,权作追思与纪念。

五年师友

初识王家熙先生,在2009年11月,那时我正在同济读大学二年级。余叔岩的外孙刘真先生,为纪念余叔岩诞生120周年,要出版一本名为《余叔岩与余派艺术》的书,特地由北京到上海来找资料。我协助他一起筹画这本书,经上海京剧院王涌石老师引荐,刘真老师带着我一起去拜访王家熙先生。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我对王家熙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当年只要买过上海出版的各种京剧音像制品的人,都会对唱词前面的导言或者赏鉴稿印象深刻,这些文字十有八九会署名——王家熙。进他家后,我特别惊讶,一则因为屋子里的书和资料太多,真的叫“坐拥书城”;再则因为王先生的身体状况,比我想象得还不好。因为脊椎肿瘤手术的后遗症,他只能躺在床上,周围环绕着各种书籍。

与王家熙先生开始交谈,我刚进门时的印象马上变了。虽说身体活动不便,可他思维特别敏捷,说到京剧界一些新闻,语言幽默而犀利。最折服我的是他超凡的记忆力,说到京剧历史上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物,他完全不假思索地把时间、地点、人物说出来。说到哪本书或哪张照片,他会告诉你,在书架第几排,第几本书,或在第几个抽屉里。谈话中,他不时地问我一些关于艺术的理解,还有对于一些人和事的看法,我后来才明白,王先生这是在面试。

说话之间,门铃响了,进来两个人,一介绍,原来是张荣奎的后人张华威老师,陪着刚刚从北京参加重阳节老艺术家演唱会归来的筱高雪樵,来看王先生。一番寒暄后,我跟刘真老师告辞,临走之前,王先生问我,“你愿不愿意来帮我做些工作”,我没多想,就答应了。他让我在床边台子上两摞高高的文件里,翻出一份打印稿,《景荣庆花脸艺术简论》,带回去先看看,然后在他的电话本上写下我的地址与电话,便离开了。

大概过了两周,我接到王家熙先生的电话,问我之前的稿子看没看,是否有时间过去。我便跟他约了个下午,去帮他整理这篇文章。没想到这一开头,便是五年的光景。

很多朋友说我是王家熙先生的学生,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说是,因为我确实得到王先生在治学上的太多教诲,他做学问的方法与原则,以及文风,乃至一言一行,事实上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此外先生收藏的大量珍贵史料,给我帮助非常大;说不是,则因我跟王先生不是院校里的老师与学生,也没举行过什么正式缔结师生关系的仪式,倒更像忘年交一样的朋友关系。每当有人说我是他的学生,王先生总是谦虚地说“我们互为师友”,如此谦逊一直让我太不敢当,但这种超乎师生的友情,确实使我跟王先生的相处更加轻松,彼此更坦诚,没什么拘束与隔阂。

“老鼠掉米缸”

最初我并不了解家熙先生的工作风格,而且我还不知天高地厚地自诩文字水平不错,对他个别写法有异议。等真正协助他写作,我才知道什么叫严格,什么叫规范。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几乎都经过他反复推敲,小到一个标点、一个空格,他都严格要求。因为他不便行动,每次写作均由他口述,我录入到电脑里,整篇写完,再读给他听,他再修改,有时索性把电脑放在他前胸,一点点细看。文章经过的打磨和拆洗自不必说,偶尔甚至会从头来过。每当这时,我就暗自感谢科学技术的进步,不用像以前的老先生那样手写笔录了。

直到王先生不在了,我慢慢咀嚼回想当时的点滴,才领会到这种过程何等难得,即使在大学里跟老师学习,也不见得有如此经历。写作过程中,我们时常会聊起很多跟京剧艺术有关的话题。他从不空谈理论,总会非常细致地给我剖析,某个演员哪一出戏好,哪一出戏不好,好在哪,不好在哪。还有录音版本问题,例如同是杨宝森《文昭关》,一共有哪些版本存世,每一个版本特点是什么。王先生研究视野广博,谭鑫培、余叔岩、杨小楼、“四大名旦”、筱翠花、前后“四大须生”、周信芳、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裘盛戎、俞振飞、袁世海,还有曲艺的刘宝全、白云鹏、骆玉笙、荣剑尘等等,这些艺术大师的存世资料,他几乎全都烂熟于心。当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三十余期京剧知识讲座,有多个重要专题由王家熙先生撰稿,影响力极大,是许多人的京剧启蒙教材,至今电台还在播放。这些基础性课题,开始学术界不一定重视,艺术界似乎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价值所在。王先生把京剧作为一门学科去研究,是比较超前的,做起来自然十分辛苦。

认识王家熙先生不久,便是荀慧生一百一十周年诞辰。2010年1月《中国京剧》出了一期专刊,邀请多位荀派弟子和再传弟子写文章,相关演出、研讨活动也要不少文字资料。王先生是海内外公认的荀派研究大家,与童芷苓、赵燕侠、李玉茹、孙毓敏、刘长瑜、宋长荣等荀派弟子是至交,成立荀慧生艺术研究会,他担任秘书长,部分文字材料由他来写,或由他审定。记得那段时间我几乎跟加班一样,一周几次去帮他改稿子。像《中国京剧》所刊登李薇华、董金凤几位先生的回忆文章,便经过王先生润色。他细致到连三场演出的串场词都要修改,把每出戏的历史源流、艺术特色讲得清清楚楚。这个过程让我受益颇深,他把《红娘》《晴雯》《卓文君》《香罗带》《杜十娘》等荀派名作的特点都讲给我听,唱腔的精彩之处哼给我听。我回去再听荀慧生的录音,才发现自己以前对荀派理解得太粗浅,才知道荀慧生艺术上的惊人之处。有些人觉得王家熙先生推崇荀慧生是出于偏爱,实则不然,王先生对荀慧生与荀派艺术的研究评论,是基于整个京剧历史的视角做出的考量,这些著述完全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除了表演艺术,王先生还非常重视京剧史的研究。做历史的人总会有考据癖,有时文章写着写着,碰到一个拿不准的时间,我们要翻一下午资料,比写一篇东西时间还长。因为行动不便,他会让我去查一些史料,民国报纸、杂志等等,训练我逐渐掌握要领。像余叔岩“十八张半”中百代和高亭两期唱片的灌制时间,之前是写1920年和1926年,等查过上海《申报》和北京《顺天时报》,才发现这两期唱片均灌制于1925年。当年上海艺术研究所为编撰《中国戏曲志·上海卷》和《上海京剧志》,整理过一本《申报戏曲史料索引》,内部发行。实则这些副产品倒比正式出版的两种史志价值更大。王先生给我一本索引,查《申报》各种东西方便很多。十年前没有当下这么发达的民国史料数据库,只能去上图看影印本或者胶片。不久同济大学图书馆内网购进了一套《申报》影印本电子版,查阅起来方便一些。对于史料,从头到尾翻过一遍,和临时抱佛脚、用关键词在数据库里搜索,那真的是太不一样了。

跟在他身边学习的日子何等难得 ——忆王家熙先生-信息快讯网

俞振飞与王家熙

王家熙先生是位学者,也是位收藏家,俞振飞曾经说他“就以史料收藏之丰而论,海上无出其右者”。他在京剧史料的收藏上门类齐全,收藏老唱片是他从小的爱好,常常把家里给的早点钱省下来去买唱片;他重视京剧的影像文献,强调原版照片的重要性,保存了历代演员的大量剧照、生活照。一直帮他扫描、修复老照片的徐英鹏先生,是特级人像摄影技师,师从海上著名摄影师恽锡麟。徐先生也是老生名票,师从孙钧卿与范石人。对于修复、洗印照片,王先生的要求与文字一样高,稍微有点瑕疵就得重来,徐先生从来都是不厌其烦地修正。文字出版物数量更多,王先生收藏有完整的  《十日戏剧》  《半月戏剧》《戏剧旬刊》《戏剧月刊》以及半套《国剧画报》等各种民国戏剧出版物。那时这些史料很少见,我时常从中翻出一些少见的照片或者文章,王先生笑称我是“老鼠掉米缸”。

圆融与方正

时间长了,我跟王家熙先生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即使没有文章要写,我每周至少去他家一次,帮他整理整理东西,聊聊天。时有重要客人来访,他会叫我来陪着一起招待。王先生虽然一直卧病在床,但他家里几乎是个信息中心,无论北京、天津、上海,京剧界发生的各种大事小情,他那儿多能第一时间得到信息。

王家熙先生交游广泛,从认识他直到去世,五年间家里客人从没断过,许多京剧演员跟他是好朋友。他乐于帮助别人,收藏的各种录音、图片、文字史料,只要有人需要,他从不吝啬。还有很多荀派演员专程登门求教,我印象较深的是陈朝红女士两次登门,一次是纪念俞振飞一百一十周年诞辰,她要和王世民、金锡华两位合演《金玉奴》头场,特地带着彩排录像给王先生看,听取他的意见。第二次则是她要在戏校教《红娘》,特地到家里唱给王先生听,请他提意见。陈朝红女士是李玉茹先生的爱徒,《红娘》这出戏已经掌握得很准确,王先生还是严谨地一字一句修正,又放荀慧生的几种录音请她听。我既佩服王先生的水准,更佩服陈朝红女士的谦虚好学。直到去世前几周,还有叶蓬先生、艾美君女士带着学生贾劲松到家里,王先生跟他们探讨杨宝森杨派与京剧老生,翁思再老师带着裘继戎到访,王先生把自己收藏的裘盛戎照片拿给裘继戎看,又聊起一些对于裘派艺术的看法。

卧病十余年,王先生可能失去了一些得名获利的机会,却让他有了更多沉思的时间。他读大学时,接受的是苏联式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在戏剧表演理论上尤其尊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说,连京剧演员都要反复学习。晚年他在这个问题上做过很多思考,在多篇文章中强调,不能教条主义地把“斯坦尼体系”作为指导一切戏曲工作的理论基础,用以改造我们的舞台呈现方式。这个观点至今值得艺术界深思。

王家熙先生是天津人,出身于世代商业大家,小时候住在五大道的睦南道,条件优越,所以他从小看遍四大名旦、马谭张裘这些大师的演出。因为热爱京剧,本来能就读南开大学的他,选择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即使经过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王先生身上依旧保留着一种气度,从衣食住行到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都非常讲究。有时只是一句问候或者一个小礼品,也都保留着旧时人际交往的人情味儿。同时王先生对人的臧否与判断,自有他的准则。有些事最初我并不明白王先生的用意,甚至“暗笑他的迂”。现在才逐渐懂得,老一辈为人处世的圆融与方正,不是我们这些肤浅的毛头小子所能体会的。

竟教涕泪到遗编

王家熙先生卧病多年,师母朱立君老师悉心照料,使他身体状态比较稳定,精神状态很好,远远超过当初医生预判的生存期。

2011年7月,王先生中风过一次,原来能活动的手失去知觉,思维亦不如从前那么敏捷,有时下午去陪他聊天,说着话他就睡着了。王先生一生从事京剧研究,写过那么多文章,自己却没有一本专著。鉴于他的身体状况,大家都劝他赶紧把自己的文集整理出来,他也赞成。由于各种临时的事情,整理文集断断续续地从2013年才正式开工,选编的三十余篇文章,包括他早期京剧广播知识讲座的讲稿,及各种鉴赏、史论、评论文章。讲稿中缺少叶盛兰叶派和李多奎李派的专题文章,但以那时王先生的体力与脑力,已无法完成这样大块头的学术论文了。王先生一生最后一篇文章是写李玉茹的,题目叫“忆李玉茹”,明暗之间,有颇多反思的文字。

最后两年去先生家,写作已经很少,主要陪他聊天。他晚年极为重视记录与整理自己的家族历史,经常给在天津和北京的嫂子、表妹、堂弟等亲属打电话,询问关于家族成员的事,并且整理自己父母和祖母的照片。王先生少年时母亲便去世了,祖母对他格外疼爱。乳母也给了他一些缺失的母爱。为找一张他和乳母的合影,我花费几个下午,把他家里所有能存放照片的地方全翻过一遍,始终没有找到,他因此一直有些失落。

2014年春节,我回满洲里家中过年,有一天王先生打来电话,说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有一位叫钟锦的老师去看他,聊得投机。未几我回到上海,赶上钟锦兄从西安归来,带了王君青先生送给王家熙先生的礼物要我转交。记得是在虹口足球场必胜客见面,我说起王家熙先生有本自己的文集没有出版,钟锦兄马上说他来想办法。

大概过了一个月不到,清明假期第一天,一早我忽然接到朱老师电话,说王家熙先生心脏病发作,送到八五医院抢救。我急急忙忙赶过去,王先生正戴着氧气罩躺在急救室里昏睡。几个小时后,王先生脱离危险,醒来说“我从来没有睡得这么好过”。钟锦兄闻讯与黄曙辉兄一起赶到医院探望。在病房里,他们很快与王先生商订出版事宜,几天后便签署出版合同,《王家熙戏剧论集》由上海中西书局出版。

和宝堂老师陪夫人到上海扫墓,听说王先生住院,也立刻到医院探望。见面时,护工正艰难地帮王先生翻身,结果他第一句话就说:“宝堂,我跟你说,中国有个荀慧生。梅杨余三大贤之后,荀慧生的地位历史将会证明的。”和老师说:“荀慧生不重要,我先帮你把身子翻过来吧!”当时有点哭笑不得,但后来和老师与我都觉得,王先生这句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极有见地。他为自己的文集最后改定《荀学建构刍议》一文时,也加入了这句论断。

文集序言请九十多岁的蒋星煜先生执笔。上海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曹凌燕老师带朱老师和我一起去拜访蒋老,蒋老兴致极高,第二天便写好序言,打电话叫我去取,并说这篇序写完,自己不再给别人写了。

2014年6月12日晚上,王家熙先生因为感染性休克在八五医院去世。他是1940年10月生人,享寿74岁。

在王家熙先生的追悼会上,钟锦兄献上挽联“正赖揄扬传绝唱,竟教涕泪到遗编”。信然,王家熙先生没能看到自己文集的出版,这是一个莫大的遗憾。《王家熙戏剧论集》最终由我来完成编纂。王先生去世六个月后的12月12日,由上海戏剧家协会、上海艺术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一位爱戏如生命的学者——著名京昆艺术研究家王家熙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宾馆举行,王先生的文集就是在这次会上首发的。由于时间紧迫,加上我那时经验不足,书里出现很多不该出的错误。实话实说,至今我都不太敢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翻一遍,觉得很对不住王先生,希望日后这本书能够再版,给我一个改正的机会。

王家熙先生有一篇文章《教忠教义 大雅大醇》,是为杨宝森《桑园寄子》写的赏鉴稿,刊登在《戏剧电影报》上。文中提起当年现场观摩杨宝森《桑园寄子》的感受,说“那情景依然还在我的眼前,夜里梦中也挥之不去”。如今我偶尔也会梦见王先生,而且我常会回忆起一个情景,那是某个下午,他坐在轮椅上,一缕阳光照着地板,我蹲在地上帮他找唱片,翻出来一张金少山、王芸芳、谭小培的《二进宫》,他一边微笑地看着唱片,一边轻声地哼着“哀家跪死在昭阳”。这样的时光,再也没有了。


作者:张斯琦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舒明 吴东昆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俄罗斯受众见面会在圣彼得堡举行
在粽香里学习非遗,传承人进社区,让更多人爱上国粹文化
赏民俗 品文化——各地欢庆端午节
千磨万击还坚劲——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谈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
“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第六届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等展览在延安开幕
新起点、新格局、新历程——新时代的中俄关系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
干杯吧,沈昌文先生!
班主任教五年级学生写情书:在他们心中多埋下情感和希望的种子
一个本色翻译家的精神之光——关于郝运先生
每名本科生平均上2700节课才能顺利毕业、校园里学习是奋斗,走出校园,奋斗该是怎么样的?今天,这群复旦师生用最特别的方式迎接毕业季
上海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李强说要答好践行初心使命这“四问”
特稿:从指南针到北斗——开放的中国助力全球互联互通
刘鹤用ppt开讲:中国经济再平衡正在持续推进
科创板的英文名字亮了——STAR MARKET
金沙滩 | 中美经贸摩擦的这些问题你真的清楚吗?(之九)——美国的经济不安全感缘何而来
@党员干部:你有一份学习纲要需查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支持项目《非遗公开课》生动开讲——品味中国非遗 领略东方智慧
闪亮的名字,绚丽的青春——记2019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上)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评美国一些人战略迷误的危险(上)
“人民币先生”给上海金融中心提了一个建议!
博物馆人探寻党的精神密码 ,一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在上海科技馆举行
中央宣传部等部门部署在全国城乡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
“踏平地铁站”的“黄先生“投诉上瘾,地铁表示反对恶意投诉行为
吃什么、和谁吃,在他小说里绵延出当代都市男女生活景观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