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名医丨同济医院副院长梁爱斌:医生要具有勇敢的品质

2019-06-17信息快讯网

沪上名医丨同济医院副院长梁爱斌:医生要具有勇敢的品质-信息快讯网

▲同济医院副院长梁爱斌


【编者按】

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成为高校校长、各大医院的院长、各级政府部门的当家人……银蛇奖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为银蛇奖发起单位之一,《报》App开设“沪上名医”专栏,选登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


和血液打交道是缘分

和梁爱斌交谈,你会发现他是一位受过优良传统教育的一代人,有志向和理想,更有责任和担当。因为母亲时常生病,梁爱斌教授从小就树立了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的志向。读中学时,正值对越自卫反击战,涌现了一批保家卫国的英雄,其中包括自告奋勇奔赴前线的军医,这在他的脑海中根植了伟大的形象。

“那个时候,我就是觉得这些军医太伟大了,年纪轻轻不顾安危去战斗前线救死扶伤,条件又非常艰苦和恶劣,内心真是被触动到了。”梁爱斌说,学医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坚定,在他的高考志愿表里清一色都是医学院校。

梁爱斌是福建人,高中就读于闽北的一所县城高中,他的学业成绩非常优秀。他的高考成绩全班第一,考取一所重点大学不成问题。但是,他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出了问题,最终被上海铁道医学院(今同济大学医学院)录取了。本科毕业后,梁爱斌考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和高考的情形有些相似的是,他本想报考的专业已招满,被调剂到血液病学专业。

但是在接触了血液病学后,梁爱斌教授发现对这个学科非常感兴趣,血液病学需要和细胞打交道,很微观,需要借助先进的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手段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这些都激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还记得在新华医院儿童血液病科做住院医生的情景。他说:“那个时候就整天和血液病的孩子们接触,这些孩子特别懂事可爱,你抱着他们就很开心,想帮他们恢复健康。”

严谨和勇敢是两个重要素养

2001年,梁爱斌前往德国沃尔姆斯留学读博,同时还在当地血液中心实验室兼做一些免疫细胞流式的分型。一次,他忘了及时做德国导师送来的血液标本分型,等过了周末导师问起此事,他才想起。尽管标本分型做出来了,但是效果大打折扣。

这件事情在德国博导眼里是不能容忍的,他对梁爱斌说的一番话一辈子都不会忘。“他严肃地对我说,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时并正确地处理好手里的活,这是做名好医生的基本素养。”随后德国博导告诫梁爱斌,这次就算了,如果再有下一次,就要被解雇。自此之后,梁爱斌在工作中严谨要求自己,凡是涉及患者和工作的事情,一定第一时间处理,绝不容拖沓,他对自己的团队要求也是如此。

梁爱斌说,做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除了需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之外,还需要具有勇敢的品质,尤其是在面对危重的患者,要敢于冲在第一线,不能惧怕救治失败可能会带来的风险。“不管是来到我们科室就诊的患者,还是会诊时接触到的患者,只要与血液系统疾病有关,再危重的情况我都毫不犹豫地收下。”梁爱斌坚定地说。

他坦言,现在伤医事件频发使得不少医生怕承担救治风险而选择退缩,其实第一时间和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完全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梁爱斌教授在收下患者的同时,就会告诉病患家属会如何治疗,也希望他们积极配合,一起去承担救治中的风险。多年的医患沟通经验,让他体会到,方法得当是沟通成功与否的关键。

手术室和实验室都是阵地

谈及如何为人师表,梁爱斌认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以身作则,比滔滔不绝地说教更有效。他的导师顾龙君原是上海新华医院儿童血液科主任,在当年并不先进的科研条件下,他关于治疗儿童白血病细胞方案已成为了经典。梁爱斌说,当年自己读研究生时,就是被导师严谨和科学的工作态度所感染,自己参加工作后也延续了这种优良品质。

让梁爱斌记忆深刻的是,读研时导师言传身教,导师每次看门诊都会延长时间,和患者交流很久,一定要把科学正确的治疗方法告诉给对方。尤其对于初诊患者,他会再三叮嘱,但如果患者没有按照自己的医嘱去做,他会很生气,一定要说服患者接受。

这个细节一直被梁爱斌所记,他认为,老一辈行医者的职业态度和素养是学习的榜样,工作十分负责,对患者也很有耐心。

梁爱斌时常对他的学生说,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血液科医生,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专业基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血液科医生,既要有过硬的临床专业技能,还要具备非常强的细胞生物实验能力。这也正是他当年在导师身上所学到的。

沪上名医丨同济医院副院长梁爱斌:医生要具有勇敢的品质-信息快讯网

▲梁爱斌认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比滔滔不绝地说教更有效。

细胞治疗是大势所趋

血液病的治疗技术已经有很大的突破。譬如,针对淋巴瘤有许多靶向药的出现,白血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最近几年出现了新的免疫治疗,包括抗体治疗和细胞治疗。不过“魏则西事件”给细胞治疗的推广造成了极大的负向影响。

梁爱斌是全国生物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他强调国家有明文规定,细胞治疗只能在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且具有审批资质的医院才可以开展。它有明确的适应症,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而和“魏则西事件”有关的细胞治疗与现今所说的CAR-T(嵌合抗原受体)技术完全是两个概念。

CAR-T治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性手段,它是将通过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单链可变区和胞内信号域在体外进行人工基因重组,生成重组质粒,通过转染至患者T细胞,使患者T细胞表达肿瘤抗原受体,CAR-T细胞能克服体内依赖MHC介导的杀瘤机制,并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而进行准确性杀伤,在体内外试验中显示良好的靶向性。

梁爱斌认为,国家有关管理部门需要意识到,细胞治疗是未来治疗癌症的主要方向,要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治疗规则,来指导具备该治疗能力的医院进行。目前,我国细胞治疗还处在临床试验阶段,唯有政策法规完善了,才可进行推广。

“细胞治疗绝对是个很好的东西,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要逐步把化疗给边缘化,不过化疗也有它的历史贡献,不能一味地否定,尤其在早期肿瘤细胞负荷过大时,完全可以降低负荷。CAR-T主要就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同济医院开展此项技术研究已经2年了,临床试验做了几十例,成功案例很多。”

不过,在这么多救治的患者中,也有治愈好后再次复发的患例。“所以,我觉得CAR-T治疗技术虽是革命性的发现,但还不是颠覆性的。”梁爱斌解释说,CAR-T有它的特性,因为需要从每个患者自身提取细胞出来,细胞本身的能力也决定了后期的治疗效果,所以它是因人而异的。在他看来,细胞治疗的未来发展大有前途,自己重任在肩。


名医简介:

梁爱斌: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血液科和血液肿瘤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和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常委,上海血液学会、上海市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作为课题负责人已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重点项目2项和科技部中美重大合作项目1项,参与国家高科技专题“863”项目1项和国家重大基础课题“973”项目2项,获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等。

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新“百人”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获上海市卫生局优秀工作者、上海市卫生系统“岗位能手”、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部劳动模范等荣誉。


作者:童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沪上名医丨同济医院副院长靳令经:“精确制导”玩转最强神经毒素
硬核升级!沪上首台智能化救护车在上海市同济医院首发,与120携手打造“急危重症”智能化院前院中一体化救助体系
首推10大特色试验班,人工智能专业招第一批本科生,同济大学2019年本科招生方案来了!
高居恶性肿瘤发病排行榜第五位!我国半数结直肠癌患者初诊已是中晚期,这家医院最新研究为他们带来新希望
刽子手用它进行利润丰厚的交易、医生带着装满它的袋子出现在战场……被现代人嫌弃,但在几个世纪前,人们都将它当治病神药
三甲医院毕业季特别读书会,88岁院士寄语后学感恩三个母亲:生身母亲、母校和祖国母亲
“花园医院”里的特别约会:百名中外志愿者在沪献血,有外籍医生,也有人献血十多次
沪上名医丨瑞金医院血液科常务副主任赵维莅:竖起恶性淋巴瘤诊疗的“新王牌”
“一粒上千,一盒上万”的抗癌药在进入医保后,却无法在医院购买了?
54岁女子体内竟然发现7750颗结石!医生感慨:她被这个坏习惯害惨了
医生,别忘了你的听诊器!200多岁听诊器并未落伍,听音辨病就是这么酷
被撒贝宁称为“最帅科学家”,同济校长教年轻人选大学填志愿:颜值、温度、情怀,一样不能少!
40岁不到就得了青光眼?医生:早期不易发现,晚期易致盲,小心!
“全球健康学院”在沪成立!交大医学院牵手中国疾控,首任院长高福:快乐与长寿值得研究
长期吃素真能把“三高”降下来?这个病例值得所有医生警醒
41个绿色超级稻品种获认定 新品种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5亿亩
我国不孕不育率攀升至15%,一半问题在于男性!市一医院用大数据+AI助力“当爸爸”之路
粪便里的线索可作为自身免疫肝炎潜在分级指标!仁济医院马雄团队《GUT》发表重要发现
上海首家人工智能医院食堂诞生:刷脸吃饭,餐盘一放即知当餐热量
美国麻省总医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研究:人工智能可提前五年预测乳腺癌风险
41岁女医生脑死亡,73岁医生老父替女儿做最后人生选择:器官捐献,5位患者重获新生
整合长三角脑资源,华山医院启动大型脑疾病队列研究,包含脑血管病、帕金森等六大队列
美国泰斗医生感慨数十年梦想实现了!联影全球首台全景PET-CT装机美国顶尖高校
沪上名医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金富:悬壶于呼吸之间
孩子急性中毒昏迷进ICU!只因家长无知!医生呼吁:夏季高发,记住五字能救命
【中国梦·践行者】电力工人朱博:供电“外科医生”保万家灯火
中西医的对话:上海两大知名医学院宣布强强联合,中医大与交大医学院签约合作
糖尿病、视力下降,得了糖网眼怎么办?眼科医生这样说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2019届毕业典礼致辞:你们有了成功,我们一起分享;你们遇到困难,我们共同分担
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戴生明:刨出病根问出病底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