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车与急诊室“零时差”对接,上海市一医院完成上海首例5G救护车院前-院内急救演习

2019-06-20信息快讯网

急救车与急诊室“零时差”对接,上海市一医院完成上海首例5G救护车院前-院内急救演习-信息快讯网

▲急救120医生戴上AR眼镜,可以将急救车上病人的情况传输到医院急诊室

“患者具体哪个部位痛?请指给我看一下。”“血压、氧饱和度怎样?”“再让我看一下他的心电图数据。”近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虹口院区急诊抢救室内,急诊危重病科梁医生和心内科张医生一边看着显示屏,一边通过耳麦快速与一台正向医院驶来的救护车上的120急救人员进行一连串对话。这块特别的显示屏一侧显示了这位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心电图等基本信息,另一侧屏幕清楚显现了救护车上急救医生所佩戴AR眼镜的第一视角图像,患者的手指动作甚至小到脸部细微表情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完成上海首例5G救护车院前-院内急救演习时出现的场景。在5G技术支持下,急救干预关口再次前置,从患者被抬上这辆5G版救护车的一刻起,车上的“院前”急救人员与医院“院内”急诊抢救医护团队已实现“零时差”融合,相当于把医院的急诊室搬上了救护车。

医生等病人:院前急救与院中抢救“零时差”融合交接

“这个病人主诉胸痛,结合问诊和心电图结果,排除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可以确定是心肌梗塞,可以尽快用抗血栓药物,我们通知心导管手术室待命”。市一医院医生在急诊抢救室对着5G工作台屏幕说出这段话的同时,也在面前的工作电脑上输入了抗血栓药物的名称和剂量。在同一时间,救护车急救人员AR眼镜的显示屏上也出现了相同的文字内容。

此时,这辆救护车距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还有8公里的距离,大约10分钟后,这辆救护车将到达医院。此时,急诊危重病科与心内科医生已在急诊和心导管手术室“等候”患者。随车家属签完手术知情同意书后,这位心梗患者将被直接送往医院心导管室接受急诊心脏导管手术。这时心导管室已完成术前准备,大约再20分钟后,第一次球囊扩张将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从救护车抵达医院大门到实施球囊扩张的时间在医学术语中被称为“门球时间(door-to-balloon)”,主要由患者到院后的初步问诊、抽血化验、服用术前抗血栓药物、患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导管室术前准备、开始手术直至实施球囊扩张这几部分组成。这一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急性心梗患者院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挂牌成为中国胸痛中心以来,医院已经从流程角度进行了优化,实施了院内急诊急救一体化、设立胸痛绿色通道、成立区域内急救工作微信群等一系列措施,“门球时间”不断缩短。而在而在此次演习中,“门球时间”再次缩短了15分钟。

急救车与急诊室“零时差”对接,上海市一医院完成上海首例5G救护车院前-院内急救演习-信息快讯网

▲医院急诊室里的大屏幕上可以实时看到急救车内的抢救情况,并能与急救车内医生实时互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教授告诉记者,通过高速率、大带宽的5G网络,急诊医生在救护车抵达医院前就可通过车载高清摄像头、AR眼镜等设备获得车上实时信息——救护车上急救人员佩戴AR眼镜后,其第一视角影像将被即时回传至医院内的液晶显示屏上,使院内医生如同置身现场,毫无阻滞地进行视诊、问诊,并能通过语音对话、文字输入甚至直观地在视频画面上勾画标记,来指导车上人员检查、抢救。病患过往病历以及当前心电图、POCT血样分析等车载设备检查结果也能第一时间无损传至医院,为院内医生诊断提供判断依据。也就是说,在5G技术下,“入院”这一关口被大幅前移,做到了患者“上车即入院”。

在初诊完成后,院内医生便可利用救护车来院路上的时间指导车上急救人员先行完成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同时通知院内相关人员进行手术布置。救护车一旦抵院,立刻便能进入导管手术流程,如此一来,“院前”与“院内”两块急救工作真正实现了“零时差”无缝对接,重构了急诊急救一体化新格局。

5G新赋能:AR院内实景导航、后勤智能系统构建患者服务新生态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兴东告诉记者,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挂牌成立“5G智慧医院联合创新中心”以来,在5G技术医疗场景应用领域推行了一批新的创新实践,包括5G技术应用下的院前-院内急诊急救一体化系统、基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5G版AR院内实景导航、与对口医疗帮扶地遵义开通5G远程手术指导会诊、5G远程B超、物联网智能后勤管理系统等,着力构建5G智慧医院新生态。

广覆盖、宽可用、高容量和低延时的特点使得5G技术能够为医疗行业领域铺设一张超大带宽、超低时延、超多连接、安全可靠的移动基础网络。

例如在远程医疗领域,普通远程会诊就需要1080P、30FPS以上的实时视频要求,一般的移动网络难以满足要求,而5G技术的低延时则几乎可以做到信息传输完全同步。如此一来,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查房、远程病例讨论等医疗场景的技术难题都将迎刃而解。在这一基础上,AR导航、远程手术指导会诊、远程B超、物联网智能后勤管理系统等项目都可开辟全新的局面。

近日,在市一医院远程会诊中心里,市一心外科专家正通过液晶屏幕观看2000多公里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团队实施的一例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屏幕上手术细节纤毫毕现,双方医生可以通过语音设备实时进行沟通。

5G网络传输下的4K高清视频及语音,专家能够清晰看到手术现场实景,对解剖结构认知更准确。利用视频融合技术,专家不仅能看到手术部位的3D立体模型图,还能在图像中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并传递到现场术者的设备上。这种5G+视频融合的远程医疗科技,让外科手术更精准。据了解,医院还将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以及医联体内的40余家医院为5G试点单位,通过平台开展远程手术教学服务。

院区内挂号付费、找诊室、做检查,最怕走弯路、走错路、摸不到路。2016年起至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不断升级全景智慧医嘱及导航系统。这一系统直接与医院官方微信服务号及HIS系统对接,可在手机上实现院内AR实景智慧导诊,精度精确至1米。系统涵盖1000余条常用医嘱,如化验、B超、CT、取药等,能根据患者就诊信息自动安排最佳就诊流程与路线,同时还配备了寻找厕所、分享实时位置寻人等人性化功能。在将来,基于5G技术的AR实景智能导航则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服务。

5G+物联网采集技术则可以实现对全院各类医疗设备运行状态24小时全天候监控,使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实时运行状态了如指掌,故障预警未雨绸缪,进而能建立从采购到使用、维护,再至处置的医院后勤保障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大大提升医院后勤保障管理能级。加以大数据分析、BIM技术等助力,能够使医院后勤工作可量化、可分析、可预测,从而实现基于患者体验的后勤保障,向患者提供更规范的流程和更专业的技术,避免患者受到院感和意外伤害,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敏捷的响应,让医院后勤步入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后勤4.0时代。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兴东表示,5G技术在医院的全面融合应用,是医院增强发展能力、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医院将与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继续合作共同发挥自身平台优势,为5G技术切实落地提供应用平台支撑,为患者带来更多伸手可触、举步可及的就医获得感与安全感。”


作者:金平 唐闻佳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沪上名医 | 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周健:三次走进喀什抗“糖”
上海瑞金医院北院新儿科门急诊启用,继夜门诊后,今年底有望提供24小时儿科服务
沪上名医丨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张翼飞:一位医者的梦想
男乘客突然翻白眼人事不省,女司机把公交车开成“救护车”
郑杨:上海金融中心的框架已经基本建立
重磅 | 2019年上海综评招生计划公布!共计2247人!
在上海电视节,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正式启动,全球佳作角逐“百万大奖”
上海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请来这些“高参”!
在党的诞生地上海,这本书占据了全市各大新华书店醒目C位
上海举办5G应用创新大赛,获奖项目有望获转向资金支持
放大招!上海未来半年至少再建1万座5G基站,这些区域将基本覆盖
杭州“双创”周再放大招 约1公斤的卫星可“直播”地球还有5G公交将颠覆你的想象
“5G+自动驾驶” 德清将建浙江首个全域城市级自动驾驶测试区
沪上名医丨同济医院副院长梁爱斌:医生要具有勇敢的品质
我国不孕不育率攀升至15%,一半问题在于男性!市一医院用大数据+AI助力“当爸爸”之路
5G时代,如何营造网络空间的天朗气清?
粪便里的线索可作为自身免疫肝炎潜在分级指标!仁济医院马雄团队《GUT》发表重要发现
上海首家人工智能医院食堂诞生:刷脸吃饭,餐盘一放即知当餐热量
美国麻省总医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研究:人工智能可提前五年预测乳腺癌风险
应急管理部:多支应急救援队伍赶赴四川长宁震区救援救灾
文汇书单│近期人文社科类图书精选
买了会员却不能跳过广告,女大学生状告爱奇艺获赔30元
9月底前将在超过40个城市推出5G服务,中国移动发布2018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瑞安旗下投资平台完成上海企业天地5号收购,总代价65亿港元
夏天不止补习与作业!2019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夏令营启动报名
聚合两大医学体系,聚焦疑难重大疾病,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成立
上海挂号网等被点名!上海市卫健委约谈挂号网站,不得提供加价挂号等服务
中西医的对话:上海两大知名医学院宣布强强联合,中医大与交大医学院签约合作
奉贤化工区大面积聚甲醛物料“泄露”?快来看看消防应急救援队怎么处置
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戴生明:刨出病根问出病底
5G基站辐射大?多虑了!
年纪大了上个“第三年龄大学”吧:只要多进校园,就能少进医院
早晨吃了一碗梅干菜面条后,他就进了医院,生命告急,医生发出如是提醒
上海优质中医药资源辐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龙华医院与福建泉州市中医院签约共建
考官9人考生仅3人,1888年在上海举行的这场考试写入医学史!上海首部单家医院医学史研究专著发行
华为获国内首张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
我国首次实现8K超高清内容的5G远程传输
上海大型医院新角色:垃圾分类管理员!病区外卖大减,超90%患者家属在院内食堂就餐
视频丨怀念赵丽蓉,60岁的她首次登上春晚舞台,与游本昌合作《急诊》
为完成老人遗愿,一辆救护车冲向海边,两年后,这样的结局暖哭了……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