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垃圾巧分类,湿垃圾还能变身清洁剂,浦东这个小区用“巧心”把垃圾投放量减了一半
从以前小区垃圾的投放量混装每天约86桶,到现在干湿分类后,每天干垃圾量减少到32桶,湿垃圾约12桶——作为浦东第一批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试点之一,花木街道锦绣苑小区在完成有序撤桶设点的基础上,把昔日被嫌弃的破旧垃圾房垃圾箱房,改造成具备再生资源交投、分拣、存储等基本功能的两网融合标准型回收服务点。今天上午,浦东新区人大代表走进这个社区,了解《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听取市民建议,回应群众关切。
走进锦绣苑,棕黑红三色的垃圾分类厢房十分醒目,一旁就是绿色的回收服务点。一手打着伞,一手捧着一捆纸盒,居住在此的老党员仇士英如何垃圾分类早已是“了如指掌”,“豆腐是湿垃圾,但外面的盒子就是干垃圾。厨房里的垃圾不注意很容易分错,我一定会把外包装分出来,投到干垃圾箱。”
已经在小区居住了20多年的她,还以身作则带领身边的居民们一起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小区开展每月垃圾分类之星评选并张榜公布,鼓励居民分类投放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仇士英指着楼道门上的榜单,高兴地告诉记者:“一开始拿5星的家庭还不多,现在都有好几户了,说明大家热情都非常高,垃圾分类是一件好事情,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好。”
据花木街道锦绣苑小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区内设一个垃圾箱房,小区原先每个楼道均设有垃圾桶,垃圾箱房闲置,被物业临时使用。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以来,始终坚持“党建+自治”引领,通过持续宣传发动、改建配套设施、完善督查机制以及推行绿色账户等措施,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使辖区居民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以前小区垃圾的投放量混装每天约86桶,现在干湿分类后,锦绣苑小区每天干垃圾量减少到32桶,湿垃圾现在每天约12桶。 ”
目前,小区内原门洞前共设有65个垃圾桶全部撤下。根据300户设置一个投放点的原则,分别在原垃圾房处和小区东建路大门入口设有两个定时定点投放点,两个误时投放点分别在浦建路大门入口处。而昔日被嫌弃的破旧垃圾房垃圾箱房,改造成具备再生资源交投、分拣、存储等基本功能的两网融合标准型回收服务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志愿者们正在把从居民们那里回收来的烂水果、厨余等湿垃圾,按比例配上红糖,装在大塑料瓶子中,等上半个月后就能发酵成可以清理管道的清洁剂,实现了废物可循环利用。
“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非常高,想出了不少好办法、金点子,期待这些充满智慧的解决方法可以加大推广应用,”浦东新区人大代表安寿良已经多次来锦绣苑小区了解垃圾分类的情况。他表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垃圾分类的难点在于居民的‘高意愿、低行动’,以及垃圾分类全生命周期闭环等方面。通过组建了一支由人大代表、城管、文明办、管理办、房办、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监督队伍,我们分组展开垃圾分类监督,明察暗访,重点监督宣传动员、操作指导是否到位、一小区一方案是否落实等。”
浦东新区人大代表温瑞映说,“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密集走访,我们有了非常切实的体会,那么多社区都已经在积极行动起来,党员骨干主动带头,居民们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垃圾分类的效果也持续改进。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十年磨一剑,大家都要坚持不懈,共同参与,作为人大代表,我们会加强法律宣传,继续做好监督工作。”
作者:唐玮婕
编辑:沈竹士
责任编辑:张懿